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质课评选教案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2010-04-06 22:49:40)
标签:

着火点

白磷

红磷

氧气

铜片

杂谈

分类: 论文教学课件

 

2010-3-12

课题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太湖县江塘中学   鲁传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2、培养学生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本可题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比较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即采用探究式学习。

2、  通过对磷燃烧的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  学习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2、  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  物质燃烧的条件。

2、  激发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烧杯、铜片、滤纸、白磷、红磷,热水、手帕,酒精

2、  课件

学生准备

1、  预习新课。

2、  分好小组,并分好工。

教学过程

一、       新情景导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教学手段

1、同学们,2008年最让我们中国人自豪的事是什么?

2、是的,2008年的奥运会被誉为“真正的无与伦比”,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祥和、民主、文明、强大”的中国。主会场最醒目的是什么?

3、火炬点燃了激情,激励大家奋勇拼搏。现在,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炬,激动之余,大家可想过,燃烧是怎样的一种现象?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怎样控制燃烧呢?请进入今天的课题:-----燃烧与灭火

1、奥运会。

 

2、主火炬。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板书)§7-1  燃烧与灭火

二、问题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教学手段

1、其实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同学们都见过燃烧,说说你以前接触过的燃烧。

 

 

 

 

2、大家说说,什么是燃烧呢?

 

3、怎样才能发生燃烧呢?

4我们先完成第一个任务-----探究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所以的物质都能燃烧吗?”

5说说你的理由

 

 

6能举例说明吗?

 

 

 

7很好!我们把能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综上所述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燃烧必须有可燃物”

1、生A:妈妈烧饭,使用天然气燃烧

生B: 蜡烛燃烧、

生C;酒精灯燃烧、

生D:火柴燃烧

……..

2燃烧是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3‥‥‥(思考中)

 

 

4不是

 

 

 

 

5有些物质可以燃烧,有些物质不能燃烧

 

6木柴、酒精、棉花、天然气等可以燃烧,玻璃、水、陶瓷等就不能燃烧

探究燃烧条件一:有可然物

多媒体课件

实验

生活经验

板书燃烧条件一有可燃物

1酒精和手帕可以燃烧吗?水可以燃烧吗?

2、现在它为什么没有燃烧?

这说明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3我们请A同学来为我们表演一魔术

 

4为什么我的手帕没有烧坏?

 

 

 

 

噢,棒极了!我们把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它的“着火点”。

5大家快速做个实验:加热小木条和小煤块,看哪个容易点燃?有了结果请举手,让我知道你们小组是最高效的。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哦,开始实验。

6你们小组说说结果。

7这说明什么?

精辟!准确!大家请看课本125面表7-1 ,其中介绍了6中物质的着火点。原来无烟煤的着火点是700~750℃酒精灯要点燃它很难。白磷和红磷虽然都是磷的单质,但着火点相差很大哦(白磷40℃和红磷240℃)。

8这些说明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什么?

 

1酒精和手帕可以燃烧,水不可以。

2、没点着哦

 

3上到讲台前面来,表演“烧不坏的手帕魔术”

 

4因为酒精里有水,酒精燃烧时的热量被水的蒸发所消耗,使手帕的温度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所以不能燃烧。

 

 

5学生分组实验

 

 

 

6小木条先燃烧起来

7说明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8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探究燃烧条件二:温度达到着火点

学生表演魔术

课件展示

板书燃烧条件二:温度达到着火点

1很好。我们找到燃烧必须的2个条件了,燃烧还需要其他条件吗?请各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注意控制好变量,让你的实验更有说服力哦。实验前别忘了看屏幕上的提示。实验结束后,务必推选一位同学交流发言,汇报小组的方案和结果,完成的小组请举手示意。

2教师巡视学生实验,必要时给予指导)

好,几个小组都完成了。我们交流一下

 

 

 

3很好,变量也控制得不错。这个小组呢?

 

 

4恩,操作更简便哦,对吧?这个小组呢?

 

 

 

 

 

 

 

 

5把蜡烛插入水中,除了没有氧气,还明显降温了吧?这样变量就不是唯一哦,这个方案行吗?这个小组呢?

 

 

6噢,这么简洁,佩服!真棒!

 

 

 

 

1学生分组实验

 

 

 

 

 

 

 

2A小组我们的猜想是: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因为在空气成分探究时,红磷燃烧在氧气消耗完了就停止了。

B小组我们的方案是:点燃2支相同的蜡烛,将一支用烧杯罩住,过一会用烧杯罩住的蜡烛熄灭,没用烧杯罩住的蜡烛继续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

3C小组我们的猜想与他们相同。但实验方案略有差别:我们是将同一支蜡烛点燃,观察一会,发现他正常燃烧,再用烧杯罩住它,慢慢地它熄灭了。我们也认为猜想正确

4D小组我们的猜想也是: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但略有差别:我们的实验方案是将同一支蜡烛点燃,观察一会,发现他正常燃烧,再把他插入水中,它立即熄灭了。水中没有氧气,我们也认为猜想正确。

5E小组我们的猜想一样,实验方案与第一小组相同。

不行

6F小组我们实验方案最简单点燃酒精灯,再用灯帽罩住它,就熄灭了。证明了猜想正确。

探究燃烧条件三与氧气接触

学习控制变量法

学生分组实验老师指导

我们共同的结论是: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

小结一下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同学们很了不起哦,通过自己的探究的出了燃烧的条件!

归纳    ①可燃物(内因)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与氧气接触(外因)

 

(与学生同步板书)

 ①可燃物(内因)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与氧气接触(外因)

 

其实课本上也有一个实验,我来演示一下。(课代表演示P124实验与探究)

1让我们讨论:①热水中的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及红磷,哪个燃烧起来了?为什么?

 

 

 

 

 

 

 

2思路很清晰哦。如何能使热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燃烧呢?

 

 

 

 

 

 

 

 

3这么多方法哦,了不起!常言道:水火不相容,往水中通氧气,真的能使白磷燃烧吗?我们来试试(老师演示实验)看水火共容哦,壮观吧!这一切都说明什么呢?

4是的。前人将这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形象地概括为“火三角”。

5课本实验与我们设计的实验相比有什么优点呢?

 

 

 

 

6对,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没有最好,但有更好。那这个实验还有什么不足吗?

其实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站在前一辈巨人的肩膀上的。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在课后继续探讨吧。

7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我们对燃烧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结一下,什么是燃烧?

8还有?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热发光的、很剧烈的氧化反应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好!下面我们来试一下掌握的情况。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了。因为它不但与氧气(空气)接触,而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超过了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温度又没达到着火点,由于都缺少一个条件所以都不能燃烧。

2生A把红磷加热,使它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生B把水中的白磷从水中取出来,让它与氧气接触;

生C往水中通氧气,使白磷接触到氧气;

3燃烧的条件需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5(生A):课本实验更简单

(生B):课本实验综合性更强

(生C):课本实验的变量控制得好,更严密

‥‥‥

 

 

 

 

 

 

 

 

 

 

 

7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反应

8(生A):燃烧发热发光、很剧烈

(生B):燃烧是氧化反应,因为是与氧气发生的

 

实验探究

 

 

 

 

 

 

 

 

 

 

 

 

 

 

 

 

 

 

 

 

 

 

 

 

 

 

 

 

 

 

 

 

 

 

 

 

 

 

 

 

 

 

 

 

 

 

 

 

 

 

 

探究燃烧定义

科代表演示(教师指导)

 

 

 

 

 

 

 

 

 

 

 

 

 

 

 

 

 

 

 

 

 

 

 

 

 

 

 

 

展示“火三角”课件

 

 

 

 

 

 

 

 

 

 

 

 

 

 

 

 

 

 

 

 

 

 

 

 

 

 

 

 

(板书)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热发光的、很剧烈的氧化反应

三、牛刀小试

下列变化中哪一种是燃烧
1.
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2.
食物的腐烂
3.
铁的生锈
4.
动植物的呼吸
5.
点燃火柴

四、|本课回眸

学完本课我们应该知道:

1、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 可燃物;②  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燃烧的定义

3、控制变量方法的运用

五、课后运用

     1、家庭小实验:点燃三根火柴,分是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和平放,比较三根火柴燃烧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自查家庭或社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向你的家人和邻居宣传安全自救知识。

 

       3、预习课本P127-130

六、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一燃料和灭火(1)

 物质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很剧烈的氧化反应。

七、教学反思

1、本课题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式授课,给学生留了较大的探讨和想象的空间,使其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师仅起演示、指导作用,有利于学生深刻地认识、记忆所学知识。

2、本课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