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首个“飞行安全钻石奖”诞生记——解读南航安全飞行1000万小时
(2012-10-15 09:15:28)分类: 安全民航 |
2012年10月10日
1999年,南航的年飞行量就达到25万小时,经营飞机79架,航线285条,完成年旅客运输量1184万人次。13年后的今天,经历迅速发展的南航更是多项指标在国内、亚洲,甚至世界占先——目前南航拥有飞机超过480架,其中在国内独家运营4架超大型客机空客A380,机队规模居全球第三位;航线网络密集覆盖国内150多个通航点,全面辐射亚洲,链接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每天有近2000个航班飞至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193个目的地;年旅客运输量在中国民航率先突破8000万,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而如此变革下的南航,因为以发展保安全、以安全促发展,最终在国内各航空公司中率先实现安全飞行1000万小时,获得“飞行安全钻石奖”。1999年,南航的年飞行量就达到25万小时,经营飞机79架,航线285条,完成年旅客运输量1184万人次。13年后的今天,经历迅速发展的南航更是多项指标在国内、亚洲,甚至世界占先——目前南航拥有飞机超过480架,其中在国内独家运营4架超大型客机空客A380,机队规模居全球第三位;航线网络密集覆盖国内150多个通航点,全面辐射亚洲,链接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每天有近2000个航班飞至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193个目的地;年旅客运输量在中国民航率先突破8000万,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而如此变革下的南航,因为以发展保安全、以安全促发展,最终在国内各航空公司中率先实现安全飞行1000万小时,获得“飞行安全钻石奖”。
南航集团总经理、南航股份董事长司献民表示,实现安全飞行1000万小时只是南航安全运营的新起点,南航将本着“安全,每天从零开始”的心态,不断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切实提升南航的安全管理水平,秉承南航人追求持续安全的坚定信念,继续发扬南航人追求持续安全的执著精神,为实现第二个安全飞行1000万小时而奋斗。
9月28日11时,随着一架空客A330执飞的CZ3596航班从上海飞抵广州白云机场,南航实现了安全飞行1000万小时,在中国民航率先获得“飞行安全钻石奖”。
从1999年10月17日开始至此时的13年、4730个日夜,南航安全运送5.4亿人次旅客,创下连续保证219个月的空防安全纪录。而以飞行员的可用飞行时间计算,1000万小时等同于530个飞行员奋斗一辈子!
CZ3956抵达白云机场的那一刻,白发苍苍的南航功勋飞行员,默默地脱下帽子,对着飞机鞠躬致敬。千万小时,凝聚着无数的青春与奉献,璀璨的“钻石”,闪耀的是每一位南航人的荣光。
向管理要安全 牢筑安全基础
安全是航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作为中国运输飞机数量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如何实现持续安全?南航给出的回答是:秉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践行“科学、人本、规范、持续”的安全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倡导“安全,每天从零开始”、“安全无小事、安全无满分”的原则。
在筑牢安全理念的同时,南航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机构,并创新安全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安全管控体系,将传统与现代以及中外安全管理理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
1999年,南航全公司安全管理人员不足百人,而今具备全方位、多层次、相互配合协作的南航安全管理架构已经有423名精兵强将支撑;安全监管范围从传统的飞行、机务等重点环节,转向全面关注各业务系统运行安全。南航还设置了安全管理基金,调动全员抓安全的积极性。机务系统由早期“重技术、轻管理”,到管理与技术并重,创造性地开展“零事故征候、零维修差错、零AOG停场、零恶性延误、零有效投诉”的“五零”竞赛,找到了管理与技术有效结合的安全抓手。
另外,南航还借鉴国外先进安全管理经验,大力加强规章手册体系建设,引入国际标准,将安全管理由经验管理上升到规章手册管理。目前,南航飞行、运行、维修、安保、客舱等部门的安全规章手册齐全完备,并且全部采用国际或行业标准。
而这一系列“体系”和“管理”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还全部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将安全防范关口有效前移
早在2008年,南航就大力推进局方提出的新型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并在2010年通过了民航局的合格审定。
“南航对SMS建设高度重视,行动早、力度大、认识到位,我们认为它是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工作实施闭环管理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南航安全监察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谈到安全,大家都凭借一些现象或结果来分析安全形势,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运用了SMS以后,哪个地区的运行品质如何、是否有风险,都能有一整套科学的数据作为支撑,安全形势好坏一目了然。”前不久,南航安全监察部到各个系统进行安全调研,其间抽查了不少一线员工,当被问到他们各自的岗位上存在着怎样的安全隐患、风险,又该如何解决时,很多员工都能从容应答。
在更早的1999年,南航率先在中国民航引入国外先进的运行控制系统(SOC),使自身的运行理念、模式、机制和流程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实现了全公司运力、机组、航班等核心资源的统一调配。
但随着南航提出战略转型发展,新机型、新航线扩张迅猛,新运行模式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也大为增加。摆在SOC面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签派队伍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提高放行可靠性,提高系统自动化处理能力;如何建立高品质、安全、高质量的运行模式,控制运行当中的风险,将信息及时准确地传给飞行员,给飞行员营造一个安全、高效、顺畅的环境。“将安全关口前移,有效控制运行环节中的各个安全风险点,安全就能够得到保障。”南航安全总监、SOC总经理田晓东说道。为此,南航SOC严格实行每周例会制度,由将近40人组成的小组,根据运行模式,对上千个风险点进行分析与运行审计,提出整改建议,然后闭环管理,把整个公司的安全管理触角延伸至每一个细节。
业务精 纪律严 狠抓队伍建设
科学有效制度的建立,特别是运行,离不开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安全意识到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们是安全运营的中流砥柱。
飞行队伍是保证民航安全最重要的力量。南航在国内第一个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了飞行学院,加上国内的珠海翔翼飞行训练中心、南阳基地和海外的西澳飞行学院,南航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飞行员培养训练体系,每年通过自培与外招有400余名飞行员投入安全生产。目前,南航共拥有飞行员4700多名,其中机长2000多名,这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飞行队伍,是南航安全飞行品质不断提升的坚实保障。
南航的机务维修保障能力在过去的13年里也明显提升。维修保障能力从原来只能维修9种机型增加到目前的20种,具备C检维修能力的单位由5个发展到9个。南航还率先在机务系统推行一体化运行,逐步实现航材和维修资源的统一调配。
同时,南航还建立签派人力资源需求测算模型,建立航务职位管理体系,打开签派技术人员的职位发展通道,完善培训机制,组建了一支学习型、知识型的运行指挥队伍。另外,南航注重加强空防和客舱安全,成立了空中警察支队,实现了全公司安保工作的统一管理,并由过去的兼职,实现了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的转变。
“科技兴安”提升持续安全能力
在现代航空运输体系中,科技对于航空安全的促进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飞机每一次安全起降的背后,都离不开飞行中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以及地面上用于飞机维护、人员监测的保障系统。深谙此道的南航,近些年来在先进科技的投入和使用方面不惜工本。
自2003年至今,南航用于安全的总投入占到了公司运营成本的15%,很多安全科技手段都率先在中国民航引进和使用。飞行方面,与全球知名飞行模拟器制造商CAE合资建立的珠海翔翼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飞行训练中心;研发了飞行数据传输管理系统(QAR);主动引入RNP AR、EFB、ETOPS等运行项目,保证了复杂机场的安全运行。机务方面,南航与GAMECO建有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机库,与德国MTU公司建有国内最大、维修等级最高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2010年,南航建立了安全信息管理系统(ESMS),实现了安全信息、安全管理的电子化和全公司共享,有力促进了安全风险管理。
13年来,科技对保证南航飞行安全的作用逐年显现,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了安全成果:SOC的不断革新,使南航成为了首家制作计算机飞行计划(CFPL)、首家保障ETOPS越洋飞行、首家推进动态飞行成本指数飞行以及首家保障飞越北极点的航空公司。2010年,结合机务维修控制中心(MCC)建设,南航将维修工程信息系统(M&E)、技术文档管理系统(TDMS)、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ACRDRTS)整合成为飞机维修管理系统(AMMS),成为世界领先的机务管理平台,实现了由事后维护向预防性维护、由地面维护支援向空地维护支援的转变,有效提升了飞机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控和远程诊断的能力。
13年的不懈努力,南航的飞行安全基础、管控能力、基础设施条件、人员素质、规章标准等均发生了质的变化。2001年、2003年、2004年、2007年,南航四度夺得中国民航年度安全最高奖——“金鹏杯”。2006年、2007年、2008年,南航分别获得——“飞行安全三星奖”“飞行安全四星奖”“飞行安全五星奖”。
成绩面前,南航没有就此停步。
南航集团党组书记、南航股份总经理谭万庚表示,南航将以安全飞行1000万小时为契机和动力,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持续推进安全工作,为南航战略转型保驾护航。
1000万小时,是纪录,是荣誉,更是起点。南航人,已经开始朝着下一个安全飞行1000万小时的目标前行!
声音
作为南航的一名普通飞行员,能亲自参与并见证南航安全小时突破1000万,深深地感觉到南航的厚重、南航的高度。感谢前辈们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站在这个高度上。
——刘小鲁(广州飞行部EMB145机队飞行员)
“签派,3596机组到位”,现场工作人员7时43分报;“签派,3596餐车到位”,现场工作人员7时49分报;“签派,3596准备完毕,正常上课”,机组于8时7分报签派动态值班员。CZ3596航班最终于8时30分关舱,9时10分准点起飞。航班保障工作,我们“据理力争”,不错过一分一秒。
每1小时、每1小时的叠加,终于累积出今天1000万这个数字。此刻身为一名机务人,我觉得所有航后通宵排故、酷暑烈日下40摄氏度的机坪、寒冬夜晚冻麻的手指、传统佳节错过的家人团聚,都是值得的。
南航实现飞行安全1000万小时,非常不容易。南航从几十架飞机,发展到如今400多架飞机的规模,历经数十年,一代代南航人为飞行安全贡献了力量。1000万小时来之不易,持续安全任重道远。
南航安全大事记(1999.10.19~2012.9.27)
1999.10.19
南航航班号为CZ341的航班在降落香港机场时突遇强气流,发生严重颠簸,造成45人受伤,南航此前保持的安全纪录结束,同时新的安全纪录开始。
2000.4
南航航务部改制运行控制中心,即SOC,组织管理飞行运作,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协调并完成飞行生产任务。下设航务管理部、运行控制部、基地协调部、机组运行管理部、国防动员办公室。
2002.2.5
股份公司获得2001年度中国民航飞行安全最高奖——“金鹏杯”。
2002.10
运行控制中心依托SOC系统进行以集中签派放行、集中运行调度为核心的一体化运行,对股份公司航班、飞机、机组三大资源进行集中统一控制。
2002.12
南方航空(集团)公司设立航空安全部。
2006.5.9
由陈锡辉、刘宇辉等人历经6年时间自主研发的具有南航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远程诊断实时跟踪系统”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这是南航获得的第一项发明专利。
2006.6.27
珠海翔翼公司获得由民航中南管理局正式授予的CCAR-142部合格证,标志着这个目前中国最大的飞行员培训基地,在管理和训练方面已达到规范化的水平。
2007.1.10
南航被民航总局授予2007年度安全最高奖——“金鹏杯”,自1995年民航总局首次设立“金鹏杯”奖项以来,这是南航第五次获得这座中国民航安全分量最重的荣誉之杯,成为中国民航获此殊荣次数最多的航空公司。
2008.3.7
南航新疆分公司成功粉碎了“3·7”恐怖袭击阴谋。南航集团党组召开了扩大会议,提出“地面防、空中反”的工作要求。
2008
南航股份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启动了SMS试点运行工作,选定了8家单位的10个部门为试点单位,对安监、飞行、机务等7个关键业务系统实施了SMS建设,共编制7个系统的SMS实施指南示范版,明确了以SOC为核心,以飞行、机务、客舱、地保和货运系统为基元,以飞管、运标、空防和航服为保障,以安监为推手的安全管理体系。
2009
面对短时间内发生5起发动机空中停车,机务系统一方面确定“零事故征候、零维修差错、零恶性延误、零AOG停场、零有效投诉”的工作目标,在全系统开展“五零”劳动竞赛;另一方面,强化发动机管理,颁布实施防“空停”10项措施,并完善了《飞机油液渗漏预防性维修方案》。
2010.10
南航通过民航局SMS体系审核。
2012.9.27
南航安全飞行小时达到1000万,获得“飞行安全钻石一星奖”,安全纪录保持国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