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合理的阅读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对于阅读来说,一定的规则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图书摆放的规则。
小班的幼儿刚刚接触阅读,图书就像他们的玩具,正拿、反拿、颠倒拿,放书的时候自然也是五花八门,正的、反的、横的、竖的。怎样才能让幼儿把图书放整齐呢?我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放幼儿统一订阅的图书的书橱里贴上组标记,让幼儿根据自己小组的标记来摆放图书,这样一来每格图书数量控制在6本以内,方便幼儿拿书,也使书橱变得整齐美观;在另一个书橱里,书的种类比较多、数量也比较多,又考虑到幼儿不识字,于是我们把书的名称照着书上描下来,让幼儿对照着书名进行分类摆放。
2、取放图书的规则。
如何取书看,看完了又如何把书放好。看似一个简单的过程,对小班幼儿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不仅不利于幼儿阅读,而且容易在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我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取书时从最上面拿书,拿到就离开;放书时先把书合好,封面朝上放;取放时如果前面有小朋友,那么自己在后面等待。同时我们也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要学会等待。
3、更换书本的规则。
小班的幼儿在阅读时经常很快翻阅完一本书又马上换一本书,短短几分钟就能换好几本书,根本就不是在看书,而是在换书。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便提出要求:每次只能看一本书,你可以将你看到的内容和老师或者同伴分享。
4、处理坏书的规则。
小班的幼儿在阅读图书时经常会发生书本被损坏的情况,每次这样的情况发生,不用我问“是谁弄坏的”,孩子们便会异口同声地说“不是我弄的”。而书本被损坏有时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某一名幼儿的过错,因此我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则:首先大家都不要说“不是我弄的”,如果书本是自然损坏,那么请幼儿看我把书补好,让幼儿知道老师很辛苦地补书,以后看书要更小心些;如果确实是幼儿人为地破坏书,那么必须有一次面对面的教育,并请幼儿自己来补书,即请幼儿把书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完成,让幼儿体验补书的辛苦。除补书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幼儿要爱护书。在这一方面,我将尝试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幼儿亲近书本,把书本当成自己的朋友,摸一摸、亲一亲,从而增强幼儿与书本之间的感情,减少书的损坏几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