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有网友截屏了一位微博主人的文章和图片。截屏的图像显示,博客的主人在2月16日、2月17日发表了三则微博。这三则微博,都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记录下了与病房中濒临死亡的病人的“故事”。其中在2月16日零时15分通过手机发表的一则微博写道:“测试人品的时刻到了,有个病人的血氧在往下跌,半夜极有可能得起床收尸,我未雨绸缪,殡仪馆的电话也问好了,但还是希望她能顶过今晚,这大冷天的,我暖个被窝也不容易,您就等我下班再死,好不?”
在2月17日,微博上再次通过手机客户端发送了一张图片,这张图片是一张病历,上面记载了病人死亡前后的情况。而微博上则配发文字说:“亮点在最后2行,病人下午2时10分宣布临床死亡~今晚可以睡个好觉!明天可以出游了!”昨日,汕头市该医院宣布已经停止了该医生的处方权。接受记者采访的医院医务科林科长表示,经调查,微博上的病历和医生的个人照片都是真实的。
在医患关系非常紧张的当前,医生公开在微博上说这样的“内心独白”,相当缺心眼,等于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暴露无遗。微博里的话,作为一个正常人正常医生,有可能在心里会闪过这些想法,但绝对不会傻到把想法说出来。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神,心理或许有些阴暗、不高尚的想法,只要仅仅在心里想一下,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没有思想犯罪之说,即使思想犯了罪,别人也无法知道。人的品质,在守法的前提下,又有高下之分。高尚的医生,连这样的念头都没有,他一心想的是怎样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不是想着让自己少麻烦;普通的医生,不高尚,但也不卑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就有可能在心里抱怨,或希望期盼病人别死在自己上班期间,心里虽然这样想,但该做啥照样做,即使真死在自己上班时间,她也会把工作做好,不会留给下一班的工作人员。
该医生在微博上随便说了几句痛快话,她自己可能没想到会招来这样大的关注和麻烦,毕竟太年轻了,才27岁,不知道这样的话在别人听起来多么刺耳。她不明白,有些话,可以想但永远不能说;有些话只能说不能做;有些事永远只能做不能说;有些话有些事既不能说也不能做。有些理解她的人很同情她,认为她做了该做的工作,说点真话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理解的人则认为她没有医德,这些话让人难以接受。其实,她如果仅仅是在心里闪过这样的想法,别人并不能认为她没有医德;把想法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成了没有医德的人。可见自古那句话很对:祸从口出,初出社会的人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免得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她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作为普通人,你可以做不到最高尚,但不可以把自己那不高尚的想法公之于众,否则就太不懂事了。另外,作为医生,当病人频临死亡之时,要有一颗慈悲心、同情心,这样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话,的确不该有,更不该说。这时候应该想办法减轻病人的痛苦,给予病人以临终关怀,尽可能的让病人在最少痛苦的情况下安然离世,这才是一个医生护士应该做的。还有,如果在上班期间,有频临死亡的病人,医生护士就更不应该在一旁悠哉的写微博,即使没有重危病人,上班时间也不应该玩微博。那怕什么事也没有,医生上班时写微博也不允许,一分心就难免不专心上班,不专心就容易出差错,医生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涉事医生表示微博密码早已丢失,其本人没有发表过这样的文字。这种可能性不大,如果不是她本人,别人盗她的微博密码发文,怎么会有真实的病历呢?除非是她的同事干的。如果是同事干的,也很好查,微博系通过手机客户端发表的。查发博的手机客户就找到是谁了,这很简单。如果是别人干的,医院怎么会停止她的处方权并调离临床岗位?当然,这个处罚有点重。处方权是医生赖以生存的前提,没有处方权,也就不是一个医生了。而她,并没有出什么医疗事故,也没有收受红包或其他违纪违规的事,就停止其处方权,好象处罚得重了些。我们的处罚,向来对风口浪尖上的人重处。她撞上了,又是自己找的,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这个故事也给刚参加工作的人以警示,有些话,哪怕是最真实的想法,在不恰当的时机、对不该说的人说了,就会变成一把刀子,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覆水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