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福建人,今年6月毕业后,想回福建,但出门忘记带手机,又买错了火车票,结果,他“搭错车”到了南昌。下车后身上仅余几十元钱,为了生存就在南昌找工作。但四处碰壁以至流落街头成了乞丐,又误食了变质食物加上天气炎热,他病倒街头,好心市民报警才得救。
名牌大学生产出这样的产品,中国教育又要背上沉重的骂名,但我认为,更值得痛骂的是他的家长。
这名大学生出门在外,一个人稍遇不顺就懵了傻眼了。我们看,他的低级错误有哪些:出门丢三落四,忘记带齐自己的东西(如手机);买东西不确认是否买对了,他去福建,买了到南昌的票,他拿到票时不会核实一下吗?上错了车,不会就近提前下车?就算在终点站下车,那他就该想想下车后怎么办?下车后还有几十元钱,没有手机不会打公用电话给家里吗?也可以请民警帮助,给自己买张回家的车票;就算内向不肯求人,也可以在车站码头帮人出力提个行李、负点重什么的,干点力气活挣点回家的路费;即使啥也干不下只能检东西吃,也要闻闻食物变馊没有,这是生存的最基本常识,但他还是吃了变质食物下肚;在病得不严重之前,可以向路人求助,请他帮忙打电话找警察来救自己;但这一系列补救措施,他都不懂。
这些低级的不需要高学历就应该懂的基本生存法则,他全都不知道。如果他懂得其中一条,就足以走出困境(何况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困境),避免沦为乞丐——不合格的乞丐,更不会病倒街头。大字不识的乞丐很少病倒街头,他知道什么食物是不能吃的,也知道在哪里能讨到食物,所以,他们既没病死也没饿死,这就是社会大学的成功教育,没有实践就没有生存的能力,这是铁的生存法则。
可我们的家长不管这些,他们唯一的教育就是,你给我把书读好,其他一切都不要操心,甭管。于是,低能儿就这样从出生到大学毕业,一点点慢慢炼成了,且炼成的是骨灰级的低能儿。中国家长与其说是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在侍侯孩子,看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家长带孩子孙子,留心一下,就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无一不是把小孩背着抱着的,1岁左右不会走也好说,两三岁、四五岁大的孩子,只要老人有力气,都是抱着背着的,不舍得让他在地上玩,怕摔着磕着;怕弄脏小手身体衣服,怕和别的孩子打架吃亏,还怕……很多,总之一个字怕,只有含着捧着最安全最放心。他们一直被紧紧抱着爱着看着,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小学前的孩子的生存状态。
到上学了,每天为他把饭菜端上桌,再侍侯他起床穿衣洗脸吃饭,也有不爱吃饭还要追着喂的,所以,他们不知道煮鸡蛋怎样剥开,因为一直有人剥好了放在碗里。饭后再帮他收拾书包杂物,一切收拾好了就帮他背书包俨然书童。孩子就这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了十几年书,就好比在母鸡的翅膀下、在恒温的温室里过了十几年,你说他怎么能有独立生活能力?他从来就没有独立干任何事,哪怕是打酱油。
而生活又如此残酷现实,它与温室内的环境截然不同。大学生很可怜,在温室中生活了这么久,一毕业就被猛的推向无情的社会,他们的感觉就是冰火两重天,所以多少独一代独二代遇不得一点挫折失意,一不如意就离家出走、就自杀,当然,也有象这位做乞丐的,家长辛苦侍侯出一个低能儿,这能怪谁?
怪教育?看起来很有理,但我们想想,连农村目不识丁的老农也没有这么笨啊,这不是教育的主要责任。怪他本人?这好象更有理,但我们别忘了,没有天生的低能儿,什么环境长什么果子。怪来坏去怪家长,这些基本常识在幼儿时期就应该教给他懂得,比如,记住家庭住址家中电话号码,万一走失了,要知道去找警察叔叔,别跟陌生人走,别吃陌生人的东西等。这位大学生就算什么自救方式都不知道,起码也该知道找警察吧。他能读得起中国政法大学,还有手机,就证明他家中经济不会太差,父母至少不是文盲,却连基本的生存之道都没教,“养不教,父之过。”这不是父母之过吗?他能考上,就证明他智力正常,但从小一定被家长的爱包裹得严严实实,才什么都不懂。他的悲剧,导演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母。
学历不等于能力,有能力可以没有学历,比如唐骏;有学历没有能力万万不行,比如这人。家长们,别再象傻母鸡那样过度保护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让他经历风雨,孩子的身体和心灵才能茁壮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