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最牛辞职书的湖州保安李云舟被网络传得轰轰烈烈,他那封仅四百余字的辞职书我就不在此赘述了,上网就查得到。人们对他的这封辞职书褒贬不一。有的人从专业水平的角度指出其文中的错误,这很好。但不应该把他一棍子打死,说他是自我吹嘘吹之过誉。也有人观其文,说从中看见他“高隐、自我满足、愤世嫉俗、借酒佯狂”。
人们为什么对我们这个社会难得一见的怪才这么苛求呢?我本想呼吁大家从多方面帮助他,让他有更好的条件去研究学习国学,但面对这么多指责,我只好退而求其次,请大家多多宽容他,别对他这么苛刻。其实他并没有什么狂傲之举,也没做什么出格之事,仅仅以自己所长的古文写了一篇骈文辞职书,大家就给他贴上“狂”的标签,这就不对了。他只是一个比常人有才华而不遇伯乐的人,而他的才华又不是能换钱之才,而是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学习研究的传统国学方面的才华,所以他得不到大家的理解支持。我只好照顾大家的情绪说他是怪才----掌握某些生僻知识的有才之人。
另外,就算他真的很狂,很孤傲,那又何妨?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行为怪异的有才之士太多了,我们今天都对他们持赞赏态度。比如,晋代的七位名士“竹林七贤”,他们放旷不羁,不拘礼法,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北宋处士林逋植梅放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梅妻鹤子”的典故即由此而来;一代文学家王安石贵为宰相,常常当众从衣服里一边扪虱子出来一边与人交谈;曹雪芹终其一生呕心沥血写《红楼梦》,不去找一份赚钱的正经职业养家糊口,他的妻儿跟着他忍饥挨饿,放在今天他就是十足的大傻瓜。不必再列举了,这些成功的怪才值得我们敬仰。我还想说,更多没有成功的怪才同样值得我们敬仰。就算有的人不敬仰,至少也不该挑剔苛责,宽容之心总应该有。
也许有人说,他们都是有某种才华并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而李云舟,只是一个保安,什么都不是。那就是说,我们可以宽容已经成功的怪才,却不能宽容不成功的怪才,那不是太势利了吗?无论李将来能否做出成就,就凭他对国学的热爱和不懈的自学,我们就应该感谢他的这种精神。我们自己不去学,还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他呢?
我们可以接受蔡伟(三轮车夫,热爱古文字学,长期坚持自学,后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博士生。),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李呢?和李比起来,蔡伟是圆润、中庸、谦虚、隐忍,他代表了我们大多数循规蹈矩的人,我们这个社会也接受并喜欢这类人。难道因为李有棱角有脾气就让我们接受不了吗?
我想,生物界的遗传基因要丰富多采才有利于优生优育,同样,我们精神领域的基因也要丰富多采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啊。当然,我并不是鼓励人人都象李和历史上那些独树一帜的孤独桀骜的人一样有棱有角,我只是希望,当我们周围有一个有棱角的人为我们这个社会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色彩之时,我们的态度能够宽容一点,接受他们,保护他们,支持他们,就是对社会、对历史的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