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交期的主要因素
戴信
制造业工厂,按理说生产制造应该是企业的优势,但在珠三角一些港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产品的及时交货率却非常低。或是及时率虽然基本达成,却是业务部在接单时比较保守或者是工厂订单根本不够。也就是说,工厂根本就没有达到预定的产能,一些不明其理的老板总以为是生产经理不行,动不动就想去正规企业,特别乐意到知名企业去挖个生产经理来。可是,空降兵进到工厂以后,往往事与愿违,根本达不到老总当时想要的效果。便下结论,请来的生产经理也不过如些。企业家却没有仔细思考,生产达成率是诸多因素的综合表现,笔者初步统计影响交期的主要因素就有以下这些:
一、业务方面
1.
业务员接到订单未及时下单;
2.
多单少量订单被漏掉;
3.
无规划地频繁地变更订单;
4.
接单时把交期弄错;
5.
其它订单的插入;
6.
客户要求与变更信息没有及时传达到各部门;
7.
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周期长的订单没有专人跟踪,未及时反馈和分析交期。
二、采购与供应商方面
1.
原材料采购不及时:
2.
采购人员职责不到位,未及时下采购单;
3.
供应商供货能力不足;
4.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本公司没有提出明确的产品要求;
5.
供应商本身产品不稳定;
6.
外发生产加工件不能及时到货。
三、计划与物控方面
1.
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或没有计划;
2.
不能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制订生产计划;
3.
不起眼有小配件或辅助材料不受重视,导致短缺而影响交期;
4.
仓库帐卡物不符,不能及时发货;
5.
交货运输等后勤工作不能及进配合。
四、生产制造方面
1.
工艺流程不合理,工序不合理或多余的工序;
2.
过程控制能力差;
3.
生产员工技术不熟练;
4.
生产设备或检测设备不够;
5.
生产设备老化,精度达不到要求;
6.
公司内部人员配置不合理,个别工序出现严重瓶颈现象;
7.
设备没有充分合理利用;
8.
班组长及车间主管不能合理安排;
9.
员工技能不足,培训不够;
10.
生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足;
11.
生产管理人员无权力管制员工;
12.
员工工作没有积极性,混时间;
13.
生产能力本身不足。
五、品质控制方面
1.
检验人员未及时检验而耽误时间;
2.
生产方法不正确导致大批量返工;
3.
检验标准不统一,不能出货;
4.
未与客户在品质要求上达成完全一致;
5.
品质不良而导致交货时合格品不够。
六、其它
1.
各个部门没有及时沟通,步调不一致而浪费时间;
2.
模治具不能及时提供或质量差;
3.
工作流程过于僵化,因某个领导不在而导致工作延迟;
4.
工作不注重细节,执行不到位;
5.
工作环境不能满足要求;
6.
产品本身设计缺陷;
7.
人力资源不足;
8.
其它突发事件。
只有以上因素综合考虑,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企业生产才能有序进行,达成预期产能,从而提高交货及时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