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经典《洛神》——文学之美

标签:
《洛神》香港电视剧三曹文学美娱乐 |
分类: 影视戏剧 |
TVB经典《洛神》台词古雅,引经据典中,又能根据剧情适时裁剪,处处透出文学之美。
http://s8/middle/5fbcb8e7t84cae8354917&690
洛神赋(略)
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
少小去乡邑,
控弦破左的,
狡捷过猴猿,
弃身锋刃端,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杂诗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持。
http://s1/middle/5fbcb8e7t84cae90e5460&690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咽,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气出唱之三(剧作改为游君山,更为直白)
游君山,甚为真。
崔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曹丕: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家宜室。
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女箴:人有纤微之过,戒之在省,恭敬执勤,勿羡勿妒,修身莫若敬。
字谜:日下放歌,参天古乔(曹植)
标点:新君痛恨,往昔全非,怀念手足,怜弟寂寞,归藩承命,当释解难,保平安
其他:
朝为微笑脸,姣若游侠儿;夕作美佳人,顾盼姿生彩;胜事不可再,秋华不丛生;愿得常巧笑,携手共宴游。
有美一人,被服纤罗;君不垂眷,岂云其诚?和乐琴瑟,永赋衷情;愿为比翼,展高飞翔。
绿竹生道旁,花叶正低昂;寄语彼(姝)猪子,相知两不忘。
一见如故,再见倾心;两情相悦,三生情定。
水边闲阅,枕阁相叙;夕阳西下,原碧归赵。
春争日夏争时,万事宜早不宜迟。
墙头跑马,回跑再难。
灯燃煤油枉费心。
以仁义化干戈,以柔情化戾气。
冰火不同炉,邪正不同途。
恶不可积,祸不可长。
傲不可长,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救治不可太远,嫉恶不可太严。
善人者,人亦善之。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今日一别,再会何年?
飘零随逝水,自有惜花人
馨香盈为袖,将以遗所思
勿作隐物于暗室,罔招阴谴于神明
人生天地间,寿无金石固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方舟
此生虽有尽,恨似影随身
不经忧患,诗赋不工
上有沧浪天,下有濡濡池
哀崔氏诔,秋灯晃晃,悲泪涟涟,彼为人母,相夫惟贤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飞枝高,高阁佳人吹玉笛,笛声轻吐送好音
生死如一梦,成败转头空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真耳无邪闻,真目无错视
杨修的绝笔书:
剧作也有前人吟诵后人作品之穿越(瑕不掩瑜):
用了南宋陈亮的“天下大势之所趋,天地鬼神不能易,而易之者人也”。
用了唐朝司空图诗句:昨日流莺今日蝉,起来又是夕阳天。六龙飞辔长相窘,何忍乘危自着鞭。
末尾:寒来暑经春复冬,看得浮生总是空。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官也空,侯也空,尽是哭债恨无情。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改自明代僧人悟空的一首《万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
剧作台词不仅仅在大处引用经典诗文佳作,更处处用词成韵,尤其是四字句,其例不胜枚举,更有《惜花》琴曲,犹如天籁,词曲情俱佳。这部《洛神》可当得上最好的魏晋文学史剧作。论文,论史,论情,都值得反复欣赏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