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泰传说—金斗山的传说

(2016-11-15 00:14:07)
标签:

杂谈

分类: 地方传说名人
http://s1/large/001KHbIOzy76q3QgmHib4

学富五车略经史,传之乡里称奇人。
书湿石板曝晒后,遂传唐僧晒经石。
——题词:枭遥子

金斗山简介
曝书山,今名"金斗山",位新泰城北2·5公里,市中办事处境内,系新泰北部山脉的重要山峰之一,东西2公里,南北4公里。山体由火成岩构成。《古 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称:"曝书山,在县北五里。相传昔日有异人曝书于此,今土人呼曰金斗山,新泰之镇山也。"此山危岩怪石,形势苍古。

曝书古迹
曝书山,今称金斗山。位于城北五里处,《新泰县志·古迹》载:“山在县北,邑之镇山也。危岩怪石,形势苍古。相传异人曝书于上,遗迹尚存。” 曝,即晒的意思。 

图为相传的曝经

  县志所称之“异人”,相传为山下韩家庄的一位读书人。他学识渊博,却屡试不第,因而隐居山上,立志苦读,不复出世。后因书籍被雨淋湿,将书放在山顶石板上晾晒,为人所见,感其精神,遂将此山名为“曝书山”。明代诗人高如山有诗咏此事:“曝书当日缘何事,强与青山换姓名。秦火未消经未著,辛勤应是鲁诸生。”后来,人们根据《西游记》又附会成另一则美丽的神话:传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路过此山,突逢暴雨,躲避不及而淋湿经卷,师徒四人将经卷置于山顶石板上晾晒。清代新泰名人张相汉《康王城曝书山辨疑》也记载了一则神话:“吕纯阳仙师过南海堕湿锦囊佳句,道经于此,曝之北山下。昼曝夜干,阳光烛天。野人怪而聚观,见吕师假寐于石,既而收书去。”清代卢綋《吕祖白云阁记》也有类似记载。

  这些传说、神话,使此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至于今称“金斗山”,不仅山形酷似汉字“金”字,似覆盖的金斗,也与另一则传说有关。据说,此山石罅中有黄金,大雨冲刷,金砂随水而流下,至山腰有一石窝,状似酒坛,金砂便沉积在里边。一老汉上山采石,偶然发现,认为天赐,遂将金砂取回。老汉临终,将这秘密告诉了儿子。谁知儿子过于贪心,妄想发大财,日进斗金,将石窝凿成大石坑。结果,一粒金砂也不见了。事情传开,为了讽喻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人们又把这山称作“金斗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