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见的时间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的总结

(2009-06-09 23:32:04)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业探讨

常见的时间性差异有:

(1)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税法上允许扣除的坏账准备之间的差额;

(2)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

(3)会计上计提的折旧费用大于或者小于税法上计提的折旧费用的差额;

(4)预提费用:在提取时作为费用支出,税法在实际发生时确认支出。

(5)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分摊--作为时间性差异,税法上不认可,此时会计利润因为扣减了“股头差”而大于应税所得,应作为时间性差异加上。

     而转让股权投资时,会计上确认的收益=转让收入-转让时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税法上的收益=转让收入-税法上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会计上初始投资时计入的投资成本和股权投资差额-即长投时企业投入的所有金额),会计上和税法上确认的收益的差额作为纳税调整。

(6)开办费摊销:

     会计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企业于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上:自生产经营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时间内摊销。

(7)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假定投资比例30%,被投资企业当年利润300万),则

     =从被投资企业分回的净利润(300*30%=90)/(1-被投资方税率)*   双方税率之差

(8)资产发生永久性减值的情况下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税法是允许的,但是要经过税务部门批准。企业全额计提时与税务机关批准的时间之间的这个时间段形成的差异,即企业年末全额计提减值计入“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但税务机关第二年6月份才批准。在企业计提的年度形成时间性差异。

(9)资产出售时,

     会计确认收益=取得时支出-已提取折旧-已提取减值准备-变价收入+清理费用?(or+变价收入-清理费用)

     税法确认收益=取得时支出-不考虑减值情况下计提的折旧-变价收入+清理费用?(or+变价收入-清理费用)

 

 

常见的永久性差异

(1)违反税法规定的罚款支出;

(2)非公益性捐赠支出及超过标准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3)超过计税标准的工资费用、福利费用、工会及教育经费

(4)超过标准的业务招待费

(5)企业购买的国债利息,会计上做收入,而税法上不认为这是一项收入

(6)资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即“售价-成本的差额”--税法上确认这部分利润是收入

(7)企业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在双方税率相同时这部分投资收益为永久性差异

(8)售后回购,企业不确认收入,而税法按照“售价-成本的部分”确认收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