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烧工房
高烧工房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473
  • 关注人气:3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打报告】Project X LZ杆身上手测试

(2016-12-06 14:33:14)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前两天给大家介绍了Project X LZ的杆身,(链接请戳:Project X LZ来福管Project X杆身新款)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实际评测的效果。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手感】

Project X杆身里面LZ可能是感觉最弹的一款杆身,比轻量化的PXi还要弹一点,杆身明显有加速的感觉。另外似乎感觉击球的吸震性能也比PX相对似乎好一点,打点的位置没有那么明显。


【对比】

我用Miura 9003+N.S.Pro Modus3 120S对比一套Miuraism SC-01+Project X LZ 5.5。

首先说下区别,杆头上来说我的9003的#7是32.5度,Miuraism的#7是31度,角度略有差别。

杆身上,Modus3 120S实际上裁前ingg在113克左右,而PX LZ裁前在116左右,因此虽然一个写的120,一个写的115,但实际上120比115轻。

因为Modus3我用了很久了,加上实际上又比LZ要轻一点,因此我的感觉是Modus会更远一点,效果更好一点。

不多说废话,看结果:



先从落点的感觉看: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看不清楚?我放大来看: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红色圈是LZ,蓝色圈是Modus。平均距离明显是有差。感觉上LZ的中心应该在170+,Modus则在168+左右。


实际平均数据: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从距离看,PX LZ还真的是比Modus3要远5码。虽说和杆头的角度也有关系,但实际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杆头速度的差异。起码在这一组对比数据中,杆头速度快了0.9MPH,虽说不多吧,换算到球上也就快了1.7MPH,但同时起飞角还高了1度。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这支杆就远了5码。

容错的角度说,两支杆没有太多的区别。左右的散射率接近。不过还有一点就是LZ的弹道有一点偏右转,Modus的弹道有一点偏左转。

下降角度差别不大,不过陡立(数值越大)的下降角度越停球,因此LZ还是又一优胜。飞行时间当然不用说了,弹道高,又远的当然飞行时间长。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从数据上说,PX LZ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杆身,对我自己的数据来说其实LZ真的更优。不过蠢蠢欲动的朋友我要提醒一点,就是PX LZ并不轻。这点上来说,LZ不如Modus轻松。轮LZ还是需要一点力气的,当然如果你原先用S200,或者KBS C-Taper或者PX 6.0之类的,肯定是完全没问题的。对于其他选手来说,我建议#7号铁挥速在80以上考虑PX LZ的5.0,84以上考虑5.5,88以上考虑6.0。

【试打报告】Project <wbr>X <wbr>LZ杆身上手测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