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教师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办法及考核办法
(2011-05-09 22:13:18)
					
											标签:
																				
                            教育 | 
					
为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抓好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特制订本方法。
一、计划、总结:
计划:
1、学生情况分析: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情况,包括后进生转化措施,优秀生提高措施。
2、学期教学要求。在认真学习课标和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
3、教学措施:重点考虑学习习惯上培养内容,抓中间促两头,提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4、教学进度。写出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时数,包括作文、实验、复习、检测等时间安排。
总结:学期末对全册教学进行总结,认真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以积累经验,针对学生作出下一步教学的设想。
考核办法: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对计划和总结进行检查,简单、空洞、口号化的或者从网上下载的计划、总结要重新制定,并酌情扣分。另:计划检查评定优秀的每一篇附加1分
二、备课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备好每一节课,要求假期中通读教材,开学前备好两周课,平时超周备课。
2.备课时数。教师填写当堂达标活页备课,各环节齐全,特别要写好教学反思。按照 上课实有节数备足课时。
3.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准确、具体、恰当,体现三维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
4.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根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简约而完整,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校现有条件选择教学媒体。
5.板书设计和作业(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6.每课教完后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的成败优劣和提出改进措施。教学反思字数不限,一学期上交一篇以上详细的教学反思。
7.健全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主要进行单元备课,加强研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集体备课采取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集体备课时教研组长要填好表送教导处。内容有:集体备课时间、内容、参加人数、主讲人、评价。
考核办法:教导处每学期对备课集中检查四次,其他时间为抽查,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对备课情况进行了解,每次检查中撰写认真、环节齐全、教后反思撰写突出的计全分,撰写简单,有明显应付现象的,书面提出批评,扣除1-3分,教案重备。对赶不上教学进度、不备课上课现象的,扣除3分。
三,上课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要求是:
1.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理清教学思路,准备好教材、教具等。预备铃响后,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室门口候课,督促、检查学生做好课前各项准备工作。
2.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3.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努力落实三维目标,科学呈现教学内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不出现科学性错误。
4.贯彻学生主体原则,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讲解明白易懂,教学过程清晰有序,教学方法恰当合理,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教学反馈及时有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按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上课,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课中不会客,关闭通信工具。未经教务处同意,不随意调课。课上不嘲讽、训斥学生,不责令学生退出课堂,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考核办法:根据校领导巡视或听课情况进行得分。出现空堂,任课教师每次扣1分,空堂10分钟以后按误课处理,一次性扣除5分。听课后查备课,不备课上课或与教案不符,扣5分。
四、作业:
1.精心选、编作业。布置作业目的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作业的数量和难度适当,符合学生实际,既有统一要求,又有符合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实际的选作题。作业形式多样,减少机械抄写的作业。
2.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书写格式、步骤符合规范要求。对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给以教育和帮助。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作业批改量按照各学科教学常规要求执行。要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有针对性地写上评语和批改日期,建立学生错题册,对学生作业中典型性、普遍性问题要注意分析,做好记录,及时指导。
4.认真讲评。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要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及时订正;对个别特殊学生的错误,要做到面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考核办法:每学期不少于四次作业检查,出现错批、漏批(每班给予2~3名的差生除外)、学生未订正错误每次扣除1分。
每次月查至少有5次的作业批改错题分析,没有记录分析扣3分。
五、教科研:
(一)、常规工作
1、期初,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参照教研组工作常规结合本组实际,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期末,结合教研组工作实际,进行组内工作的总结和自评。
3、能在教导处的组织下,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工作,包括本组教师制订授课计划、备课、等级评定、作业批改等情况。每学期进行月查制度,每次检查完后及时记录。
4、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主题。
5、每学期教研活动中至少有两次校级及以上教研(同一时间、地点、内容)。 
7、本学期组内教师积极参加执教各级研讨课及参加说课比赛,做到每学期每人都上教研课
8、组内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各项论文评比活动,每学年每位老师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如有学区及以上获奖,加分如下:学区级2分 
9、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以科研促教研。 
(三)、资料积累
10、教研组长做好《教研组活动》的记录工作,记录规范完整。
18、教师外出后及时把学习体会上交科研室及教研组长,并在组内交流。 
11、各级公开课的资料及时上交,内容包括教案、课件、反思,以文字稿的形式上交教导处。
(四)、读书笔记和教育随笔
12、读书笔记 
13、教育随笔 
考核办法:根据教师书字情况及发布情况得分,未写未发一次扣除0.5分。
(五)、其他
14、组内教师指导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学区及学区级以上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酌情加1—5分。
15、组内教师教学设备保管维护不当,使得学校财产受到损失,酌情扣1—5分。
16、组内教师有严重的违规教学违反师德事故,并产生了恶劣影响,扣5—10分。
考核方法及奖励说明:
1、该考核每学期期末进行,先由教研组组织组内教师自评,再由教导处统一考核。
2、学校将在期末对优秀教研组推荐上级部门进行评优。
3、期末考核中对没有上交的一分材料在个人的分值中扣1分.
4、听课情况:一学期教师听课20节以上、教研组长班子成员35节以上,且每课有旁注,一半以上有总评;
5、对教师进行读书活动的评价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是全方位、多维度的,需要不断创新。因此,学校鼓励教师静下心来研读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专著,鼓励教师广泛涉猎各个学科、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让读书成为习惯”,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内涵,真正使读书成为每个教师每天生活的需要。
读书活动以个人自主读书为主,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我需要、结合各自的研究课题制定读书计划,进行广泛读书,丰富文化底蕴,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提倡“少摘录、重感悟”,及时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想,并结合教学实践谈体会。
学校每月组织一次网上读书论坛活动,鼓励教师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所感所想在网上与大家交流、分享,期末学校将举行网上好书推荐、评述活动。
考核办法:教师读书笔记每月考核一次,由学校领导检查评定等级。发现抄袭、拷贝等弄虚作假的教师,该教师本月本项不得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