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性对策----绝不打,绝不溺爱

(2010-10-13 09:44:26)
标签:

教育

溺爱

打骂

行为问题

思想问题

育儿

分类: 优悠2-3岁

绝不打孩子,但也绝不溺爱,这是我的教育原则。

 

最近育儿博客的主题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也有种冲动,想写下来,关于我的成长经历,关于女儿的教育问题。

 

是孩子,就没有不任性,不撒泼的,都会经历叛逆、执拗、不听话。

女儿整整两岁了,虽然还很小,但也是个有点思想、有点脾气的小大人了,教育问题随之而来。也许我的家长经验虽然还很浅,没有太多的经验和发言权。但是我有自己的理念和教育原则,未来的教育之路铁定困难重重,但我仍然信心百倍。

 

我和老公,是很重视教育的,早就达成一致,绝不打孩子,但是,更不会溺爱孩子。

我想,这是和我们自身的成长、教育背景和环境有很大关系的。

 

我自认为自己不是个特别开朗和自信的人,这么多年,学习,工作,锻炼了我很多,

甚至我在工作中做培训、做管理,但这都是后天工作锻炼出来的,没有先天的一点优势。

我性格中,骨子里,不是开朗的人,这和我的成长环境有直接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从小,我就不是安分的孩子,虽是女孩,比男孩还调皮,但我的家教很严,所以我就是棍棒下出来的孩子,这么说也许有点过分,但是从小到大,确实挨打是家常事了,数不清为了多少事挨打:把钥匙丢了,偷吃了家里不让吃的东西,给我留的智力题做不出来,去海边捡鸟蛋弄脏了衣服……这只是打,至于说教、严厉的警告,那就更不计其数了。

 

慢慢地,性格就变得胆小,自卑,敏感和多疑。小时候我天天盼着自己长大,长大了就可以不在父母身边受管教了。后来,真的,等我上高中,上大学,离开了家,我都很少回去。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发誓,我要是有了孩子,绝不会打他。

 

老公和我的成长环境虽不相同,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的父母,一样都是天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父母,尤其是我们做了父母之后,更深切的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父母对我们的爱。但是,我们不会再重复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更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方式。在我的周围,从小没有经过打骂、和父母感情如朋友般亲近的人,性格会更乐观,自信和阳光。

 

也有很多朋友问过我,有时孩子实在不听话,不打骂实在没有办法,打了之后还能有点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1.        关于“孩子不听话”。

 

孩子就是孩子,如果他从小听话懂事,我们还要教育他养育他这么多年做什么?就如同出生后婴儿只会吸允,慢慢的他会抬头,会笑,会翻身,会坐起来,会爬,这不都是一个过程吗?你会指望他一出生就会坐起来吗?

 

“不听话”,是因为我们用大人的行为方式和标准去要求他们,可他们,是孩子!

比如他们就是会随便动我们不想让他们动的东西,那是他好奇和探索的天性,我们只需慢慢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不能触碰的就行了。

 

2.        惩罚的方式很多种,打是最笨的一种。

 

我们成人生活中,如果你和一个人双方意见僵持不下,他把你打了一顿,你会乖乖的心服口服吗?同理,家长用武力去对抗孩子,一方面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不尊重,在很多国家,打骂孩子都是违法的行为。

另一方面,武力最多只能暂时的解决行为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而且,后遗症最多,我自己就是个例子。

 

3.        TIME-OUT,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奏效的。

 

 

不打孩子,但不溺爱,我觉得完全可以做到,这两点并不矛盾。

 

举个例子,孩子不吃饭,挑食,我觉得很简单啊,不打不骂不强迫,你这会不吃,三小时之内也别吃。

比如孩子要触碰危险的东西,父母不让,于是孩子大闹,发脾气,如果是在家里,随他去好了,哭就哭,闹就闹。如果是在外面,说教不行的话,把他抱起来走人。

 

我家女儿的脾气还算温和,一般我好好和她说,她都会听,实在不行我就强行不让她做那件事情,但巴掌不会落在她的身上,而且事后,我都会心平气和的和她讲道理。

 

国庆七天,我带了女儿整整七天,虽然有时确实让人头疼生气,但没打过她。有两次确实很生气,在商场里她随便乱动东西,我们制止她,不听,甚至她还爬到地上不起来。后来我就直接把她抱起来走人,事后想想,才两岁的孩子,好动,好奇,也正常,她还意识不到那是公共场所。

 

很多妈妈说,确实不想打孩子,可是控制不住,脾气上来就不行了。

听过“21天原则”吗?一个行为,你坚持了21天,那就成为一种习惯了。

 

教育之路很漫长,理论总是容易,实践很难,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摸索、思考,

我们也要伴着孩子的成长,再“成长”一次,这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