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超市o2o前置仓新零售 |
文/张陈勇
笔者最近参与某个大型集团的到家零售项目,此项目筹备过程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如何用好集团资源,如何推进跨体系沟通协调,如何兼顾重要高管的主张建议,还要考虑如果项目最后没有成功,怎么设计和推进项目,才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此时,更应该保持初心,多问自己,到底怎么做,才能真正做成项目,对于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妥协,推进过程有不同道路,但最关键的必须,一定不能改变。
为此,本文总结到家零售成功的三个必须,以此提醒自己坚持什么,全力推动什么。
第一个必须:必须解决流量问题
没有足够订单的到家零售一定是失败的,流量是足够订单的必要条件。
目前到家零售最成功的代表是店仓一体化的盒马鲜生,前置仓的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
盒马鲜生的流量主要来自门店客流的转化,到盒马鲜生消费的顾客,基本都会安装盒马鲜生APP,顾客的主动安装,让盒马鲜生有很低的流量成本。
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的流量主要来自地推,来自老客带新客,前置仓每开一个新仓,会有地推团队,地毯式推广,通常每个地推人员每天拉新10-20顾客,每个新下单的顾客,可以为地推人员带来10-30元的拉新奖励。
目前在解决流量上,我们已经有了构想设计,这是项目价值度的关键点,需要最大限度落地实现,不能因为沟通问题,因为位置角度问题,因为认知问题影响这个关键点落地执行,需要对流量问题更多沟通交流,获得更多支持。
第二个必须:必须经营齐全的生鲜商品
到家零售必须经营什么商品,怎样的商品结构,才能成功?
目前到家零售的代表企业有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京东到家、永辉生活、多点、大润发优鲜等。
曾经有影响力,但已经失败的到家零售有爱鲜蜂、在家点点、快书包、妙生活、闪电购、社区001、社区圈C、邻味网等等。
到家零售尝试过各种实体、各种方式、经营各种品类、从最终结果看,只有重点经营生鲜商品的到家零售企业,才做出了影响力,才有最后胜出的希望。
到家零售是做最后一公里的生意,每个网点服务的区域范围小,单量靠密度,而非覆盖范围,所以必须有高密度订单,高密度订单才能降低配送成本,高密度订单才能分摊流量成本,高密度订单的基础是高频需求品类,而生鲜品,无疑是需求频次最高的品类。
到家零售是电商,是互联网项目,只要是电商,就符合高频吃低频,流量为王的特性,经营生鲜,才能有高流量,才能有最高使用频率,才能有未来。
经营生鲜商品很有挑战,生鲜商品的采购管理难,到家零售需要把生鲜商品标准化,这也很难,生鲜商品品质也很难监控,容易有客诉,损耗也很高。但要做好到家零售,就必须迎难而上,解决这些问题。
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为了经营生鲜商品,曾经也面临这些挑战,现在他们靠规模化,靠体系化经营生鲜。而初创项目,要靠统一的认知意识,聚焦第一个仓点,超额投入,主动迎接挑战,以目的为导向灵活应对,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系统体系。
第三个必须:必须以顾客体验为中心
总结
来自:公众号老张聊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