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吃喝玩乐慢慢变老
吃喝玩乐慢慢变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22
  • 关注人气:5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峰山一日游

(2018-05-06 00:57:55)
标签:

杂谈

分类: 逍遥游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RMxDUbe

http://s1/large/001KGsHTzy7kf5Ct3q8f8

2018年5月5日星期六,我和妻子决定自驾车游道教圣地松峰山。线路为长江路→旅游路→哈红路→阿小路,全程九十三公里,时间大约1小时52分钟。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U0szp43

途经美丽岛,位于长江路与伏尔加路交汇处。以温泉水上游乐为核心的,俄式文化为主题旅游综合体。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7mdi8f8

车内拍照的美丽岛,童话般的城堡外型,使哈尔滨这座城市不愧为东方莫斯科称号。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7Fisge8

途经金龙山(横头山),阿城大岭乡境内,主峰海拔826米,为哈市高峰之一,行驶中给司机照张相。∵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7xzBVc3

继续在山中穿行,向目标挺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路面不是很好,很多大坑小包,不过刚刚维修过。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V9fiIcc

从前方的指示牌中可知距离松峰山风景区还有15公里。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WxdQp3d

松峰山已经向我们招手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WFwJCa4

由于路况较差,车行驶2小时30分种,来到了松峰山山门前,牌坊式的山门,大气浑厚,增加此山的神秘感,门票50元。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WXn9c1e

山门前留影纪念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X1AGx45

山门距离登山点还有一公里,有电瓶车接送,来回五元钱,既然是出来锻炼,决定徒步前行。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XsUJg66

山的景色很美,路边有很多奇石。看这块石头就像一个大金毛狗,妻子说像个大黄牛,你看像什么?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XDr0qbe

山上有一片粉色的小花,在缺少雨水的情况下,顽强的生长,把美丽带给人间,令人佩服。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732I1a9

到达登山点,大约20分钟,正值中午,人是铁饭是钢,开始吃中午饭,为登山准备能量。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XMsu5a9

这是登山途中,所经过的景点的示意图,我们用手机拍下,用它作为我们的向导。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YPRRIbe

开始登山,松峰山不愧为黑龙江省的道教名山,旅游开发的比较好,山路是用一块块长方形的花岗岩铺成,石块打磨的非常光滑整齐,走在林间的石阶上,好不惬意。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Z8two9c

回望山下,林茂草美,松林变生,由于山上多松树,得名松峰山。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Zp8qM64

这是第一个景点:道仙泉,不过我没看见山泉,只有一个水管出水。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ZNCLO3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名,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CZUXwBa1

登山指示牌,顺着指引的方向,我们要去一线天。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09vWZ1d

奔一线天景点的路,是木桥和木阶。山中林木茂密,古松苍翠,宁谧恬静,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0lwIR55

途经一棵古树,说是柞树王,巳经四百岁。相传这里是道士祈祷修炼之地,此树占了仙气,至今依然茂盛,又称神树。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0wYMu4e

到达一线天。感觉不那么雄伟,巨石之间的缝隙较宽不像一条线。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0OydQf2

一线天是由碱长花岗岩的张性,断裂形成的,最宽处三米,最窄处一米,最高处二十五米,地表出露长40米,两座山崖并列形成一线天景观,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149Rg9a

一线天靠北的峰顶上有一巨石似神龟在朝天眺望,传说南方来的大龟想在此定居,在这里久居的蛇不答应,他们便吵了起来,最后打赌解决去留,龟从北山头跳到南山头,得到成功。蛇打赌钻过一线天,没有成功,被落石击中而死,龟望着此情此景,顿生悔意,内疚的一直站在山头守望,称望天归。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1y8XS40

这里是不绝泉。据说泉水一年四季不绝。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2eVdH85

六十尊像前一棵开花的树。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3LCw7b7

花香人俏全OK。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3KXUbe7

六十尊像旁,通往太虚洞的石阶。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3SIqA40

通往太虚洞的,八卦门。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42keIb0

太虚洞,俗称穿心洞,该洞原为一个较大的自然岩洞,后经人工修凿,成为穿山石洞。洞内有四个石碑,著名的曹道士碑。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4fPtg4a

金代承安四年,门徒子弟为在此修道并羽化的曹道清刊立的,汉白玉雕刻。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4naTPd5

这里是位于太虚洞上部的棋盘峰顶,金代道士下棋之地,因刻有棋盘而得名。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4vpw30f

棋盘峰传说,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棋盘已经模糊不清,但他的故事在龙江大地广为流传。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4zLey0a

这是天井峰顶巨石上,天井峰因上有天井而得,传说天井峰中的水四季不绝。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4EPPCec

天井峰顶风很大,戴帽子登顶,一定要把住好帽子,小心让大风给你带走。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4UGQT97

据说天井中的水有明目的神效,每逢端午节,周围百姓蜂拥而至,争相饮用。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4Rdycb4

石井峰上的野花,不怕风吹雨打,盛开着怒放着。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50dJl1f

人在高山,花在山巅。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57Vk579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道教遗址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5ethc1e

峰顶海云观和藏经楼,松峰山地区的道教活动起源于金煕宗皇统年间,经元明清几经兴衰。 海云观主殿三清殿,供奉道教的最高尊神,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5lBRzd5

海云观前小南山。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5rR2d7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5xZ3Fbf

小南山前。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5DXJTc1

松峰山海拔六百二十七米,主峰烟筒峰和形态各异的乳头峰、棋盘峰、石景峰等群峰组成。主峰烟筒砬子,支峰似双乳,故有金源之说,金源文化也是我省最主打的旅游文化。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5VTnIc2

石猿,说身后的山峰像猿头,我的想象力不够,看不出来。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5SYrod2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英雄好汉。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61ACIe8

济公活佛的帽子,从中可以看出,道教和佛教在北方的融合。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693nN87

晒经石,一定包括道德经。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6goFxef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不采白不采。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6onxNcb

八卦石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6w1rxaf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6C29208

松峰山一日游结束了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6HJaTff

再一次与这座神山合影留念

http://s1/large/001KGsHTzy7keD6WLLm64

松峰山我们渐渐远去,再见松峰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