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积极主动有效地沟通
(2009-05-05 10:21:15)
标签:
杂谈 |
之前提到过一个同学在知名公关公司实习的案例,当时关注点是放在整个事情的阐述以及他所关心问题的回复上,现在,我们需要把目光调整到如何避免出现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上。
基本上,要避免这样的问题重新上演,作为我们自身,一定要认识到积极主动有效地沟通的重要性。我们设想下,如果那个学生在入职的第一天,有什么问题都先找自己的老板去问清楚,会让自己的老板给自己定性为:越级汇报吗?如果老板给自己布置任务了,是不是要问清楚任务的具体要求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也就不会出现当天没有完成,让老板觉得自己动手能力不足的状况?
所以,很显然,一旦我们遇到什么问题了,最需要做的是:想办法弄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有确定的老板,而且老板在办公室,就要问老板。老板不在,就问同事。老板如果有秘书,那更简单了,直接问秘书。
我们再看个案例:
在MOTO手机事业部有一个管理培训生,人很聪明,沟通能力也很强,通过层层筛选被确定为管理培训生,在日常工作中是被做为销售主管培养的。最初一段时间他的表现也得到公司的充分认可,他本人也信心满满。但是后来因为手机销售的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策略调整的因素,这个培训生所带的团队没有完成公司确定的月度销售目标,结果自然是被自己的老板批评。批评过后,这个培训生对自己的老板产生了一种成见:你就是不喜欢我,你对我的批评根本就不是有凭有据的,周期性特点大家都知道,公司战略调整我也没办法,我销售任务完不成,是必然的。
从表面上看,培训生的观点没有错:我很努力了,但是因为外界的客观原因造成我没有办法完成公司的目标,我有责任,但是至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不应该这样批评我。但是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会被批评?难道因为他老板真的不喜欢他?显然不是,如果我们是他老板,也一样会批评他。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你做不到的时候为什么不和我说?你不说就一定是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批评的就是这样的心态。那么怎么去改正这样的心态呢?不要心存侥幸,要仔细分析目标达成的可能性,一旦发现有困难,就一定要和自己的老板做积极主动的有效沟通,让自己的老板明白,按照现在既有的资源和自身的能力,自己所承担的销售任务可能会完不成,要么老板调整业绩目标,要么老板需要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这个时候,是不是问题容易解决了?这是什么?这就是积极主动的沟通。
那么是不是沟通一次就可以了?
显然也不是。我们想下我们自己平时和别人沟通,需要说服别人的时候,是不是一次沟通就可以做到?这一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但是不能因为漫长而曲折就放弃,要知道,你每做一次沟通,你就在朝自己的目标靠近,坚持下去,你会达到你的既定目标的。前提是,同时,你在努力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