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原创杂谈 |
怎样才是真爱孩子
文/冬草六六
两年前,15岁的重庆万州女孩孟晓敏和罗璐相约自杀,想用一种最决绝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做个了结。他们的轻率酿成了惨剧:孟晓敏协助罗璐自杀并将她捅死,自己自杀未遂。悲剧发生后,罗璐奶奶突发脑梗死,而她妈妈悲伤过度,精神失常了。
罗璐的遗书中写道:“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女儿已不在人世。活着没意思,我死了,只为解脱,请你们多保重。”
罗璐的爸爸认为女儿绝不可能去自杀,很可能是被孟晓敏杀害。为了取得证据,他通过女儿的QQ,加入女儿和孟晓敏共在的QQ群——自杀群,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原来孟晓敏的父母离异后,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再婚,妈妈出国,她想见到他们,但似乎她又是多余的。她认为自己只有死了,才能在天堂里找到幸福。罗璐的父母远在深圳打工,她想他们,想一家人在一起,可父母为了多赚钱,为了给她创造更好的条件,一直在外打工直到悲剧发生。罗璐在去世前,曾无数次给爸妈打电话,在电话里哭着说想他们,过去父母一直认为那是小女孩的心思,直到今天才明白,那是女儿最绝望的召唤。
在孩子们的眼里,父母如此自私,口口声声说为他们好,连冷漠都打着爱的名义。
罗璐的爸爸悔断肠,过去他一直认为,自己努力打拼,是给予女儿的最好的最深沉的爱,可他万万没想到,在女儿和孟晓敏这样的留守孩子心里,所谓的名牌,所谓的大房子都不重要,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抵不过那些温馨的相守,那些在别人眼里稀松平常的、言语饭后的点滴亲昵。
周国平说过,真爱孩子的父母,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到活生生的亲情。做父母的很少有不爱孩子的,但是,怎样才是真爱孩子,却大可商榷。现在的普遍方式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在我看来,这样做不但不是爱孩子,而且是在害孩子。
现在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灵。
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说:“我发现从古到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她的话说得比较尖锐,也一阵见血。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最长时间的陪伴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不是孩子成长中一个匆匆过客。父母陪伴孩子成长,就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给予反馈,而不是一个看守者,看着孩子没有磕了碰了,没有哭,没有尿就算完成教育了。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示范者。父母做事的方式,对待事情的态度,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叫人,如何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有父母的陪伴,孩子才不会孤单;有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内心才会强大;有父母的陪伴,孩子才会在爱的海洋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