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好你自己
文/冬草六六
姐姐来电话说,她十几岁的儿子体谅不到他们的辛苦,感受不到他们付出的爱,居然还骂们……她很难过。
我愕然!
十几年前,年纪轻轻的姐姐为了照顾好她的宝贝儿子,主动向单位要求“下岗”,每月拿二、三百元的生活费,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让儿子吃好的,穿好的。对她儿子,她几乎有求必应。她失去了自己,其结果呢?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失败的家庭教育,莫过于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牛马式地服侍子女,去满足子女的任何欲望。”
和她相比,我似乎太不称职了。
儿子三岁时,要求我星期天陪他玩,我告诉他:“妈妈要备课呢,不备课,怎么能教好学生?怎么能搞好工作?若搞不好工作,怎么能挣到钱?若挣不到钱,咱们怎么生活?怎么能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于是和他外婆一起下楼找小朋友玩去了。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看到班里的小朋友们拿着各式各样的玩具玩,心里痒痒的,回到家让我给她买新上市的玩具。我告诉他,你的玩具已不少了,咱不要和小朋友攀比,要比咱就比谁是好孩子,谁有志气,谁学习好!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班里的小朋友们比起穿衣打扮来,看谁穿的是好牌子衣服。我告诉他,穿衣服贵在干净整洁,咱不要和他们比穿,咱比学习。记住:不比新衣比志气!
为了将来能上西安的重点初中,儿子要求我给他报奥数奥语班。
报名之前,我告诉他,我既要照顾他外婆,还要到培训学校上课,根本没时间接送她,他需自己去,自己回。他说,只需要给他交学费就行了,剩下的事他自己解决。去年冬天多冷啊!星期天,窗外寒风刺骨,小家伙六点就起床了,匆匆吃点早餐,他自己便乘公交车去距家较远的慧能达培训学校上课,上完四节奥数奥语课已中午12::00点,他自己再乘公交车回来,到家时13:00左右。
近来,双休日我忙碌时,给他写个纸条,上面写着:豆腐一斤,西红柿二斤······他会拿着纸条去菜市场把菜买回来。手机欠费时,我会给他钱,让他去离家不远的移动公司把电话费充上······
晚上我在灯下伏案备课,他在他的小书桌旁看书或写作业。
在我的潜移默化教育下,十岁的儿子发自内心热爱学习,每学期被评为“三号学生”。在学校举行的竞赛中,数学、英语、作文都拿了奖。
开家长会,他英语老师见到我就说:“你儿子太优秀了,特懂事。”
他英语老师不知道,为了给儿子做好榜样,十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几乎没痛痛快快地休息过一天,边教学边进修,不断给自己“充电”。十年前教中专的我,如今能站在大学的讲台上轻松自如地授课。为了提高儿子的作文水平,我和儿子约定:咱俩一起坚持写随笔,看谁坚持的好。
我上班的地方较远,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出发了,儿子总是站在门口,目送我下楼,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过马路时要小心啊!”在儿子的关心中,尽管我很忙很累,但心里暖洋洋的,心情阳光灿烂。受我心情的影响,儿子阳光、活泼、快乐。
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是让儿子意识到妈妈对他的责任,对他的爱,于是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那份责任——这他人,当然首先应该是他的母亲。一个连母亲都会忽视的孩子,我不敢设想他还会对其他人有什么爱心。
“孩子,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对说这话的母亲遗憾。遗憾他们狭隘的付出,也遗憾孩子贫乏地得到。我怀疑:为了孩子而把自己淹没的母亲就一定是好母亲?我不敢相信:连自己都失去的母亲,会是一个完全的优秀的母亲?我甚至有些残酷地觉得:那些为了孩子而把自己的一切才华和奋斗都无条件放弃的母亲,其实才是最不称职的母亲。
“先要有你自己,先为了你自己,先做好你自己,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你才能真正有资格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榜样。”一位教育学家对母亲如是说。
我要说的是:“身为母亲的女人,是不是先做好你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