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再爱一次尘世的阳光(1)
(2012-02-12 10:26:36)
标签:
育儿王晓琴王小琴心肝宝贝叶眉 |
家破人亡
文/冬草六六
在河南省南阳县有个叫高庙坡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一户人家——叶家。叶家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独自含辛茹苦地把三个儿子拉扯大,如今三个儿子都已成家。
1978年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阳光灿烂,天空湛蓝,云卷云舒,田野里一片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老叶家的三个男人及两个媳妇都下田秋收去了,剩下老三叶强的媳妇孟晓琴和年迈的婆婆坐在在院子里照看孩子。
孟晓琴时年22岁,穿着黑色布鞋,白色的确良短袖衬衫和深蓝色的裤子。身材纤秀因而显得颀长,肤色白皙、细腻,瓜子脸,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弯弯的柳叶眉,鼻梁略高直,留着齐耳短发。
“妈,你帮我抱一会儿叶眉吧,我出去办点事。”孟晓琴小心翼翼地对婆婆说道。
“你没看到我正在照看两个孙子吗!去去去!没功夫。”婆婆不客气地说道。
婆子的态度令孟晓琴气不打一处来,自从生了女儿叶眉后,婆婆都没正眼瞧过她,这怪谁呢?大嫂、二嫂生的都是男孩,只能怪自己肚皮不争气!
“妈,两个侄子都大了,都会自己跑着玩了,你就抱一会叶眉吧,快开学了,我想去村长家问问能否去村小学教书,抱个孩子过去不合适。”
“你就死了那份心吧,几天前我才和村长媳妇吵过架呢!我和那婆娘早已势不两立,迟早找人修理她”
“你咋能那样呢?!你明明知道前段时间为教书的事我求过村长及他老婆,现在可好,天大的好事也会被你搅黄。”晓琴埋怨道。
“我怎么了?我就是看不惯她以村长老婆自居的神态,有本事去生个儿子?”
“不生儿子怎么了?生俩闺女也好着呢。”
“女儿算个屁!”
听了这句话孟晓琴的肺快被气炸了,站起来反唇相讥到:“难道你就那么轻贱女人和你的孙女?!你和你妈难道不是女人?!”
此时的婆婆也火冒三丈地站起来,指着孟晓琴的鼻子破口骂道:“生个丫头片子还敢在我面前顶嘴,有本事你给我生个孙子来!否则在我们老叶家就没有发话和做事的权力!”
“难道不生个男娃,就没有我的活路?生男生女也不是由我一人能决定的,你怪不着我!”
“女人的天职是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为婆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才是正经事,若这些做不到,说什么都没用。”
想到自己在娘家做姑娘时,也曾是妈妈的心肝宝贝,从小到大在校品学兼优,备受师生的尊敬,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失去了报考大学的机会,内心的痛楚无以复加;而自从嫁到婆家,又不断受到婆婆的数落及冷眼相待,尤其生了女儿后更严重。想想村里年轻人几乎全是文盲,而自己好歹也是个有学问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而现在却沦为婆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工具,一种绝望的念头顷刻间涌向心头,愤怒和仇恨顷刻间左右了自己的意识。
“这日子没法过了!”孟晓琴突然失去了理智,把女儿放在地上,抓起靠在墙上的一根木棍朝婆婆打去。
这一棍下去正好打在年迈的婆婆的头上,婆婆倒下了,瞬间没有了呼吸。孟晓琴顿时傻眼了!糟了!自己闯大祸了!
清醒过来的孟晓琴马上意识到:若等到婆婆的三个儿子收工回来,他们肯定会活剐了自己!想到这里,她顾不得地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女儿,拔腿就跑。
孟晓琴流着泪,惊慌失措地边跑边自言自语说,可怜的女儿,妈妈对不起你,妈妈真对不起你……
邻居李婶奇怪地看着流着眼泪的孟晓琴向远处跑去,又听到院子里孩子们哭声一片,便急忙跑过去看个究竟。
在离被惊吓的三个孩子不远处,叶家老太太直挺挺的匍匐在血泊中,殷红的鲜血还在不停的流淌,如此惨景惊吓得她头皮发麻,待醒悟过来后,便大声喊叫了起来:“不好了!不好了!老叶家出事了!”周围邻居闻讯赶来,立即抱起三个惊恐的孩子,同时通知了在地里秋收的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火速赶到家,看到妈妈倒在血泊中已没有了呼吸,哭的肝肠寸断。“谁干的?谁干的?”他们发疯了似的问道。
老大叶刚的儿子惊恐地小声说道:“晓琴婶干的。”
“她在哪里?在哪里?” 老二叶磊怒吼道。
“跑了。”李婶说道。
得知是自己媳妇干的,老三叶强顿时晕厥了过去。
“三弟!三弟!你怎么了?”
顿时院子里乱成了一锅粥。
孟晓琴边跑边想,逃终归不是办法,能逃到哪里呢?闯下如此大祸终归是逃不过法律制裁,不如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于是她神色慌张地来到乡派出所。
接待她的一位年轻民警问道:“出了什么事?”
“我和婆婆发生了冲突,拉扯中失手打死了她。”
“你的名字?住在哪里?”
“孟晓琴,住在高庙坡”
办案民警立刻带人来到高庙坡了解情况。
原来孟晓琴两岁多时,其父被一场重病夺去了生命,由于母亲伤心过度,已有五个多月身孕的她不幸流产了。从此他们母女相依为命艰难地生活着。日子虽苦,但孟晓琴可是妈妈的心肝宝贝,真可谓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庭的困窘让渴望上学的孟晓琴迟迟不能入学,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日没夜的苦干,以致积劳成疾,也要圆她的上学梦。由于她聪明伶俐,好学上进,自从踏入校门后,优异的成绩就一直伴随着她,读至高中毕业,适逢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动乱,她失去了报考大学的机会。花样的年华,正值花季的她无力与时代和命运抗争,于1975年在媒妁的介绍下匆匆嫁给了同样高中毕业闲赋在家里的叶家老三叶强。叶强,高高瘦瘦的,站在那里像棵挺拔的红高粱
刚嫁到叶家时,孟晓琴虽说从小生活在农村却并不善女工,而大嫂、二嫂虽说没文化,但都有一手好针线活。从此婆婆总是有意无意地指桑骂槐地数落她,“真是取了个白痴媳妇,中看不中用。”孟晓琴在娘家时那可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凡事都是她说了算,甚至油瓶倒了也不扶,可如今嫁到叶家受到婆婆这样的“待遇”,她怎能受得了?好在叶强也是个高中生,懂她,宠着她。但叶眉的出生,让这个满脑子也重男轻女的汉子与孟晓琴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夫妻感情降至冰点。儿子的态度更让婆媳关系越来越紧张。
78年8月初,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恢复了高考制度,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考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学生毕业后将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在广播里听到此消息后,孟晓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终于盼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这一天。
“终于可以圆我的大学梦了,若能考上大学就不必再在叶家受气了。她自言自语地说道。
晚上她破天荒地给全家人做饭、盛饭,还给叶强打了洗脚水。然后面带微笑,诡秘地说道:
“今天我在广播里听到一个好消息,你猜猜?”
“什么好消息?我懒得猜,快说吧。”
于是她便竹筒倒豆子地将从广播里听到的喜讯告诉了自己的丈夫。
“原来是这,我以为什么好消息呢。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今年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年,肯定容易考上,我想好好复习准备参加冬天举行的高考。”
“你就省省心吧,考大学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以前落下的功课哪能就轻易拾起来,更何况还有女儿要带。
“不是有你吗?”
“一派胡言,现在农村承包责任制刚实行,让我在家带孩子,咱们的田地谁来耕种?更何况你一个女人家读再多的书又有何用?大嫂二嫂没上过学,照样不比你能干?不比你讨妈的欢喜?”
丈夫的话犹如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她美好的希望,令孟晓琴感到浑身发冷,从头凉到了脚,面对已嫁为人妇的现实,她不得不暂时向命运屈服,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然而内心的苦楚和希望总是无时无刻地不再折磨着她这颗年轻的心。
几天后,当她听说村小学招老师时,便抱着改变命运的满腔希望来到村长家推销自己。没成想最后的希望也因婆婆而破灭了!孟晓琴顿时失去了理智,便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妈没了,媳妇成了弑母凶手,这对老三的打击可想而知。在面对民警时老三说道,事情到这种地步,孟晓琴我不要了,离婚!
想到母亲没文化,专横跋扈,妻子确实受到了太多的刁难和委屈。而自己这段时间冷落了她,也有错,毕竟夫妻一场,饶她一命吧。
鉴于孟晓琴能主动投案自首且最终得到了叶家人的谅解,被判有期徒刑20年。离婚及判决结果令孟晓琴悔断肠,想到自己从此将失去年幼的孩子和曾经相爱的丈夫,独自面对孤寂的铁窗生涯死的心都有了,悔不该冲动啊,以至今日骨肉分离,家破人亡,众叛亲离,冲动真是是魔鬼啊!在狱中,孟晓琴无时无刻地不在忏悔中,整日以泪洗面…….
母亲没了,曾经温馨的小家也散了,惊天的变故令老三卧床不起,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更无心照料不足一岁的女儿,可怜的叶眉整日哭闹不休,嗷嗷待哺。叶家老大老二兄弟看到这场景也无可奈何,于是便和叶强商量着将孩子送给别人,日后也好重新组建家庭,在一个落叶飘零的秋日早上,叶眉离开了曾经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