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禅悟妙音
禅悟妙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094
  • 关注人气:2,4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戒嗔心中的小木人

(2010-12-12 22:14:20)
标签:

悟妙法师

戒嗔

天明寺

白粥馆

小木人

美丽

飘零的心

随缘

文化

分类: 心灵感悟

                                         戒嗔心中的小木人

  也许我们都在尘世中流浪了许久,早已把内心深处最可贵的童真淹没在无止境的算计和焦虑中。随着岁月的交替,我们似乎一天天在成熟,但结到的出乎意料是干涩的果实。

   偶尔翻阅到自名为【释戒嗔】的作者写的书【戒嗔的白粥馆】,清淡中带有生活的意趣,据说这部书给很多滚滚红尘中的忙碌奔波人,传递了痛苦生活中甘甜的回味,释戒嗔成了疗济生活在现代都市中“迷茫的一代”快餐族的,有踏踏实实的营养的白粥,那我们久已遗忘内心深处梦中的小乡村的平淡家常的淳朴与智慧。很多人称释戒嗔为谜一般的人物,实际不管戒嗔也好、戒言也好、戒尘也好,实际都是以出家人的影像,来教诫我们戒掉内心的嗔恨、绮语和杂念的毒素的慈悲方式 ,以人表法,其心也仁。万法因缘而起,无论释戒嗔是否真的存在,我们还是要祝福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戒嗔,放下执着,忘却红尘中的烦恼忧伤,安享生活带给我们的恬淡和从容。

   以下分享现在已住在千千万万人心中的天明寺中的,【戒嗔心中的小木人】。愿所有的如我一般的轮回中流浪的小木人,剥掉脸上挂着的淡漠的尘封,露出童年质朴无忧的笑颜,交还给岁月的父亲。(悟妙法师辑文)

  

    戒嗔小的时候也有玩具,山里孩子的玩具很简单,是一个木雕的小人,那是戒嗔小的时候父亲做的。戒嗔的父亲并不是木匠,所以做出的玩具其实很拙劣,如果不告诉别人这个是什么,估计他们要猜上很久。

  孩子的眼里没有贵贱之分,当然也不会在意玩具的质量好坏。戒嗔很喜欢这个不像小人的小人,整天拿在手中。

  那时候最大的玩乐就是跑到父亲面前,举着小人问,这是什么?

  父亲照例要假装猜上很久,最后还是猜不出。

  戒嗔会大笑着说,这是个小人呀。

  戒嗔是个小小的戏迷,从小就会把自己置身在假得不能再假的场景中,一次次演绎,一次次骗自己,一次次哈哈大笑

  戒嗔五岁时,也可能是六岁,可能是戒嗔长大的缘故,忽然不再喜欢它了。

  有时候喜欢一件事物,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会喜欢,思来想去,才发现喜欢是没道理的。

  不喜欢仿佛也是没有道理的。小木人丢在屋子的拐角,久久不再问津。

  那年进寺里的时候,戒嗔什么东西都没有带,只带上了它,依然不知道为什么独独选中它。

  很多人走进寺门的那一刹那,都以为自己从此和尘世隔绝了,然而即便是莲藕内心真空之所,也有根根柔丝穿过。

  戒嗔进寺时已经十二岁,算是一个大孩子了,不再是喜欢玩玩具的年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又重新喜欢上这个小木人。

  是因为这是唯一的尘缘吗?戒嗔也不知道。

  还记得把那个小木人放在枕边的情景,只是不记得,是哪一刻它掉到了床下。

  从来没有想过要找寻,或许是这份尘缘对戒嗔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过了很久,有次扫除,夹杂在戒嗔床下书堆里的小木人忽然掉了出来。洗去沉积在小木人上厚厚的一层灰尘,这个小木人依然不像个小木人,一切仿佛不曾变过。只是对戒嗔来说,对它的感觉,已经不再是一种喜爱了,变成一种奇怪的感觉,有种追忆,有种思念,脑中不再是儿时终日不离手把玩的情景,记忆仿佛更远,有幅画面从心里走过,是父亲把它交给戒嗔的那瞬间。

  戒嗔曾经以为自己离开过,却不知自己一直在这尘世间。

  它没有变过,可是戒嗔变了

(悟妙法师  辑文)

相关阅读

原来还有爱!——戒嗔在那年出家

随他去吧

为了回归生命的美丽而活着

让轮回中飘零的心回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