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旧事:咸鱼》
文/七月
中午去蛋糕房,做拿铁的姑娘又午睡去了。提了块芒果面包还是绕进了加州快餐店。店新增了咸鱼茄子饭,一阵心动就买了份。天热,总是吃香干腊肉也是腻了。咸鱼茄子饭几乎是辣椒圈红烧茄子条,咸鱼几点点,尖锐的腥气带点怪味。
我对于咸鱼的想念来源于南方的生活。自打有次从雷州回来,扛了条小炮筒一样的大咸鱼回家后,咸鱼的种种做法就大大丰富了我的菜谱。
林林是我老乡,热爱美食热爱厨房也热爱菜场。每到一处地方,我们都要抽空踩踩农贸集市。她有一个学生是潮汕人,俊秀聪明。我们在古镇时,烧火的阿姨有时做一盘咸鱼肉腩,呷饭。那咸鱼几乎是腐鱼,刺鼻的味道,剩一盘,他吃的很香。我们吃惯江河湖泊的淡水鱼,冬天长江的大草鱼除了肠杂等,抹干血水,擦盐风干做成的腊鱼清蒸了是分外鲜美的风味,那是不开鱼肚的大海鱼简单晒成的咸鱼无法相比的。
我对于南方这种直接晒干的臭咸鱼,适应了相当一段时间。而且怎么也做不好,又柴又腥咸死人。过油红闷放多少姜丝也没用。有时收到朋友送来的一块咸鱼如同鸡肋,味大。咸鱼是南方沿海的特产,作为地方食材,炮制出多种地方特色的菜谱。
最常见的如咸鱼茄子煲、咸鱼花腩等。咸鱼与肉厚的茄子相搭,加上酱料与红绿辣椒圈,味美鱼香,咸鲜下饭;咸鱼片与五花肉片间隔码盘,洒上姜丝、干橄榄肉,入锅隔水蒸,腥气渐无,鱼肉鲜嫩,花肉咸香,有姜汁清香渗入鱼干,榄肉的微酸微涩去了花肉的肥腻,不失为绝搭,无需油盐酱醋糖,五味自然调和了。
咸鱼鸡粒菠萝炒饭,是不亚于杨州炒饭的另一粤式特色花饭。咸鱼碎在这个炒饭里与肥嫩的鸡丁拌抄,起到点鲜提味的妙用。南方盛产菠萝,粤菜也喜带甜味。这炒饭里加上鲜菠萝粒,使炒饭带上水果甜香,菠萝天然的酸味正好和中了鱼腥肉臊,这一份咸鱼鸡粒菠萝炒饭与杨州炒饭相比,色泽金黄,清甜果味。
其实咸鱼也有不很腥臭的。甲子镇镇食堂的小咸鱼鱼肉就很咸香。
每天早上和傍晚,食堂饭桌上总会摆上一盘香煎小咸鱼和生腌的海瓜子。海瓜子我从来不敢食之,生又腥,乌青青地一堆小贝壳让人疑心四起。一碟酱油呛椒圈,半生半辣,就着几块咸鱼下白粥、下白饭,不亚于老家的青椒炒大头菜或肉沫炒大头菜,快又香下去几碗饭。
这类是放置时间较短的小海鱼,阳江的香煎小咸鱼给叫成了“一夜情”,河源的香焗美味鸡一样,由于一份就是个带鸡腿的巨大一块,给称成了“第一腿”。打捞上来的小海鱼只放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放油锅煎至金黄,放在白瓷盘送粥,一桌的面点咸蛋酱菜都比下去了,色香诱人,味美无比。晒成鱼干的大海鱼,要挑那种肉厚的,切成鱼块,先蒸透了,再入锅红闷调味,加上姜葱花肉块同烧,味厚鱼肉鲜美。
一份咸鱼茄子饭,吃得有些扣喉咙,舌有些麻感。湿糯糯的一盒米饭,油遢遢。
南方的煲仔饭是焦香又硬粒的米饭,里面会放些咸鱼提香,米饭在小煲底悄悄结成脆壳,淋上一匙生抽豉油,细碎的哧哧声似乎要腾起缕白烟。迪欧咖啡也有煲仔饭,但米饭上的内容就奇了,一份鸭杂煲仔饭相当于湘菜的炒鸭杂,青红的辣椒圈占满满堆了一层。南方的饭菜也挺有意思的,天气炎热,但灶炉通红,善制制各味烧腊,如脆皮、叉烧、烧鹅等等。公司的一个帅哥是北大毕业的海南人,告诉我北大西门边有一家饭斋脆皮很地道,我们曾特地赶去吃过一次。果然酥脆咸香。
越写越咸了。咸得我想起茂名海边沙地上生长的一种小芥菜,幼嫩青翠,还有第一滩海边渔村里正白煮的一窝新鲜小海鱼来。
粤人做菜爱放咸鱼提味,如同煲烫也爱用墨鱼干吊味一样。我习惯了很久,渐渐地成了咂舌一味。
七月,2011.07.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