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企业里的日本的5S理念

(2011-02-19 22:18: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走进客户的会议室会谈的时候,抬头正看到墙上挂着的标语:“5S现场管理法: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不是起源于日本的么?如果不是早已知道那是一家德国全资企业,我可能认为这是一家日资企业。

    5S理念是一种生产现场管理理念,起源于日本,迄今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刚开始只是强调工厂的整理、整顿,后来由于管理提升的需求,又增加了清扫、清洁、素养,形成了现在的5S活动体系。

    几个月前参观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在其生产车间也见到这几个单词组成的标语:整理SEIRI、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当时很好奇,为什么一个中国企业贴着的这几个汉字的注音却是日文(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当时也不曾想过这几个词竟会是一个管理理念,直到在那间会议室,我才知道,这是一个生产现场管理理念,名叫5S,源于日本。

    日本在近代工业、生产管理等方面都颇有成就,看板管理、JIT(零库存管理)等等都来源于日本。甚至,大家在淘宝等网站上购买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快递公司,其实“物流”一词也是借鉴日本对LOGISTICS的翻译“物の流”。

    日本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国外设厂时或与外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时,都必引入其管理理念,因此,在日资企业里面的办公室或者走廊都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相比国内企业甚至于我们的中学学校或小学学校)的标语,诸如“必胜!”、“2010年必达标”、“你好”、“见面请说你好”。而且其理念是真的贯彻到员工身上,有一次我在“你好”公司的茶水间等开水的时候,他们公司的一个生产线员工(从衣服上看出)在我之后进了茶水间,因为全部员工都是要穿工服的,所以我的衣着很明显就不是公司员工,她楞了一下,我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有人进来也楞了一下,然后她微笑着对我说“你好”,当然我也回礼“你好”。但是我真的挺惊讶的,因为在我就职的港资公司,在公司擦肩而过的时候除了认识的人,大家会打招呼之外,微笑是比较友善的了。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我们会发现很多工地的大型的机器都是日本的产品。每每我看到它们,总是在内心有点酸酸的感觉:中日的区别在哪里?

    在大学看杂书的时代,我接触过一些研究两国国民性 的书籍,日本人喜欢研究中国人国民性,而中国人研究对方的国民性远比对方研究我们的少的多,这可能一方面是源于“大国清洁”的自我感觉良好(可能很多人不喜,好听的话说出来容易,未必有益),另一方面也可能源于特定历史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伤害。但是两国的地理位置的不可改变与历史的渊源,注定彼此不可能完全接纳对方或漠视对方。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应该理性地看待对方?是否思考下我们需要从这个邻居身上学习呢?

    曾经在一个中国古典文学论坛玩过一段时间,里面有不少人喜欢汉服,甚至有的一身置办了十几二十几套汉服,我很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小说、诗歌、戏剧都很喜欢,汉服我也喜欢,毕竟还是相当漂亮的。听说不少日本人在传统节日会身着和服或夏服。我也很期待看到那种情景:一群青年男女衣着汉服同去踏青寻春。论坛里确实不少人有过这种经历, 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穿着汉服走在路上经常会引得路人回头观看议论。如果那天有空去搜索穗城哪里有汉服定制,说不定我也会去订制。

    不过在论坛看到一篇歌颂汉服威服四方的现代诗歌,却不免有些哑然。

    历史不代表现在,不忘先人留下的精华,却更要能开拓进取。

    方文山在北大一个演讲里说到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一百年前有颗陨石从外层空间掉到地球,刚好就落在中国的正中央,整个中华民族从此消失了,但旁边的国家都完全没有被波及。”说的是百年前我们对现在的科技文明的贡献程度。这句话很值得再三品读。

    我们真的该多反省我们自身,我们的缺点、我们的不足、我们的长处……忍耐、学习、沉淀、反省、顽强、奋斗、自律、坚持……也许有一天,我们的理念贴满他人的门楣。

    会有这么一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杂记一一七
后一篇:关于死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