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之廿四:想念老师和同学(1)

(2018-09-08 08:22: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恽氏史迹

  记忆之廿四:想念老师和同学(1)
                              武进上店中心小学(设于胥城寺内)

记忆之廿四:想念老师和同学(1)
                         恽仲坤与小学时的教导主任狄涛中先生合影

记忆之廿四:想念老师和同学(1)
             恽仲坤与徐以文同学(右)、徐以中(左,徐以文弟)校友合影

   小学阶段的一些回忆,已在博文记忆之七:《扫地》、记忆之九:《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和记忆之十:《关公关平挂厅堂》中有所叙述,本篇再写点先生和同学。
   我就读于常州武进的上店中心小学,该校设在春秋战国时吴王阖闾大将伍子胥伐楚时的军垒和点将台遗址胥城寺内。寺庙内的东侧楼上楼下为校区,天井里有一棵很粗很高的千年古银杏树。此树每年结果,遇秋冬大风,满地都是被吹落的银杏。寺庙里的西侧住有名叫申明的和尚,寺庙内有许多面容和蔼的佛像,还有拿着伞的芦杖摸壁鬼等面目狰狞的塑像,怪怕的!
   上店小学的校长,先后为胡浩庚、张学忠、赵玉堂,教导主任是恽鸿仪、韩江、狄涛中,恽鸿彬、夏宛卿。任我班主任的老师先后有魏荷珍、贺慧芳、恽鸿彬、蒋雪芹、夏宛卿等(都兼课),其他老师有张舜华、陈纯、陈宛梅、白官保等。
    恽鸿仪老师(曾任上店小学教导主任)上店街上人,他与我爱好相似。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我21岁。恽鸿仪40岁,时任武进坂上中学校长、书记)经常到寿山村约我同行,步行20里到常州瞿秋白故居与董菊新相叙,(董菊新,设于红梅阁的常州市博物馆馆长。因布置瞿秋白故居纪念馆曾暂吃住于“故居”),三人经常在“故居”自制中餐,每人喝点小酒,遍吃遍谈常州的名人典故……  1967年秋,我从新疆返乡探亲,曾上门拜望三年未晤的尊师。中午,在其府上共进午餐,恽校长的夫人白雪娟女士为我做了糖醋桂鱼,炒猪肝等。6年后的1974年春节我再次回常州,惊悉恽校长已于1972年5月14日病故,享年50岁。        恽鸿仪堂弟恽鸿彬,苏州高级农业学校毕业后到上店中心小学任教(曾任总务主任、教导主任)。我父亲同我到学校报名时他是对我进行口试的老师,他是我接触的第一位老师,三年级时担任我的班主任。1960年仲夏某天傍晚,恽鸿彬老师(当时他已调入中学任生物老师)在宜兴参加培训期间,曾到我就读的宜兴农校看我,两人在宜兴西氿边散步,他穿的是白色圆领汗衫,右手拿着一把新买的蒲扇,慢慢地摇着,我俩坐在西氿边叙谈良久……  当年12月30日,恽老师因急病去世,年方32岁。
    蒋雪芹老师是我四年级时的班主任,鸣凰那边人,个子较高,身体健壮,一表人才。他和蔼可亲,总是面带笑容。他曾带领全校8名学生代表(我时为少年先锋队大队长),步行18里到隔湖边的塔下村,参观劳动模范王惠根的丰产示范田。王惠根的母亲招待我们吃了饭,菜是咸菜烧糠虾,丝螺肉炒韭菜,蛮鲜格!毕竟年幼,返回路上感到很吃力,两腿好像灌了醋似的!
    白官保老师是教手工课的,教我们用纸折圆球、飞燕、兔子……他是上店南面的白家塘人,个子高挑,面貌清秀,性格温和,待人和气。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他总是拿着鸡毛掸子在其头的上面一高一低的快速抖动,似乎要打那个学生,那学生也会装腔作势地用两手抱住头防御,但还是眼睛一张一闭做鬼脸,咧开大嘴笑着。学生们都知道,白老师是不会打人的,是吓唬吓唬的!他是老师中年龄最大的,他在同学中的影响是一点也不凶,他从不训人,所以都不怕他。但我对每位老师都是毕恭毕敬的,父亲经常嘱咐我,要尊重老师,要尊敬老师,路上见到老师要打招呼,要喊老师。
     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不能忘,他(她)们像父母带子女一样谆谆教导学生,爱生如子。他(她)们会把自己的小孩寄托父母或奶妈抚养,自己却一心扑在教育别人孩子的身上。他(她)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担当,我们一定要永记心间!我曾拜望过蒋雪芹、夏宛卿、白官保、陈宛梅、张舜华等老师,近年在世者已不多了!。
     小学时的班同学中,我最敬佩的是芦庄湾勒的徐以文,他长得帅且聪明好学,各门功课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他以优异的成绩在常州市读完初中、高中,天津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洛阳工作。他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我曾长期在新疆工作,很难谋面,只可经常思念。2014年10月,他回家探亲期间打听到我的电话后即与我联系见面。50多年未见,如在路上相遇是很难认识了!这次相聚,引起了我们少年时代的一些难忘回忆。对小学任课老师的音容笑貌及在黑板上写的字体都历历在目。我们回忆了同班同学王瑞观(退休前是上店小学校长,高级教师)、徐甫坤(常州三勤生态园经理)、徐甫才、徐中浩、徐志林、恽鸿道、恽鹤高、恽清兴、恽瑞良、恽同康、恽尧安、恽建华、谢友挺、夏国良、荘同新、陈仕芳、沈维芬等……少年是幼稚的,但我与徐以文所以特别亲近,可能是我俩比一般同龄人懂事要早,对一些社会现象较一般同学“机敏”!   
      如梦人生似流水,不觉之中已老年。少年时代无忧无虑,是最幸福的。青年时代有抱负,憧憬多多。中年时干事业,有担当且上有老,下有小,可谓辛苦有加。人过中年,很快就到退休年龄、进入老年。老年人喜欢怀旧,喜欢思念亲邻朋辈,喜欢做一些自己想做、最能做和最该做的事。岁月好像一把刀,刀刀催人老。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人生如云烟,一去不复返。人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秋风秋雨天渐凉,秋山秋水秋叶黄。不听秋蝉凄凉叫,淡然处世哈哈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