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2012-06-06 22:40:45)
标签:

杂谈

“读书破万卷 ,下笔若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孩子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孩子的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读与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 ,这就构成了读与写的结合。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起来呢?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几点初浅的做法。

一、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1、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

    这个学期,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更加坚信了,“教育就是读书,读书就是教育”,这一理念 ,我从韩老师的做法中得到了许多启示,并把他应用到了自己的课堂上。

    开学以来,我在班级以不同的形式开了四次读书交流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次读书交流会:好书大家谈。

    刚刚开学那几天,我发现自习或课余时间读书的孩子明显减少,通过和家长交流,我了解到很多孩子在家读书也不积极,为此,我真的很着急。“读书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读书”为了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我打算开展第一次读书交流会:好书大家谈。要求大家把开学以后自己读得好书向大家推荐:可以说说书的主要内容,可以谈谈书中最精彩的情节,也可以谈谈读书体会等。我提前一个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让大家做好充分准备。接下来的这个周的时间,孩子们的读书热情明显高涨起来,课余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读书的身影。在阅读课上,孩子们先在小组内进行第一轮选拔,小组成员推荐讲得最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当时8个孩子参加了全班展示,说得都非常精彩,这节课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分享了读书的快乐。

    第二次读书交流会:优美段落我积累。

    韩老师非常注重学生阅读积累,因为阅读积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了让孩子养成诵读积累的好习惯,我打算第二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展示背诵课外积累的优美段落,怕学生懒得背诵,我想了一个招,就是和小组评分结合起来,我告诉学生:只要能背诵一段优美段落,就给小组加5分,能背诵两段,就加10分、、、、、、这招真灵,为了给小组加分,孩子们的背诵热情很高,不仅晚上回家主动背,连下课时间也背个不停。课堂上,大部分小组都加了分,下课的时候,还有两个小组没有展示完,这2个小组的同学主动跑到我跟前找我背。看到同学们的背诵积极性这么高,我也非常高兴,于是我想趁热打铁,下个周我决定继续开展背诵展示会。

    第三次读书交流会:采蜜本展示会

    这次读书交流会展示的是优秀学生的采蜜本,通过欣赏优秀学生工整的字迹,精彩的分析,深刻的体会,深度的领悟,学生在欣赏中习得了方法,激发了读书兴趣。

    第四次读书交流会:我来读,你来猜。

    为了检查学生的必读书目《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得怎样?于是,我决定开展第四次读书交流会:我来读,你来猜。我读的主要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第一个章节,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我会让学生猜一猜下面的情节,或者是一个词,一句话等等。虽然大部分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但是我也发现部分学生没有认真读这本书,对书的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我布置学生课后认真读这本书,争取下次读书交流会上有精彩的表现。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给学生创造读书的机会,让学生享受读书这顿饕餮大餐。

 2、以读促写要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

孩子们在读的同时,老师要交给他们读书的方法,不是看了就忘了,记性好忘性大。要指导孩子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的方法。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要在读的同时读明白: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以后写这类文章要怎样才能写好?这样,读文章就仔细认真多了。我告诉孩子们,你看到一篇文章,自己先想一想: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也就是学习审题。如果让你来写,应从何入手?读文章的过程中,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鼓励孩子养成一边读一边提笔在手,做好批注笔记的好习惯。这样琢磨咀嚼,当会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阅读中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写作的练习。

    读与写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首先要在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1、读写结合,先从课文的仿写做起。

仿写是写作的一个单项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如遣词造句,小的片段练习等,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早期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把抽象、空灵的时间当作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描写,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稍纵即逝的时间的留恋、无奈和痛苦之情,也表现了作者不甘虚度一生的强烈愿望。文章文质兼美,情感浓郁,作者很注意运用修辞手法,文中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和时间的悄然流逝;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如何让学生感悟匆匆流逝的岁月,体验作者丰富的情感,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得到读写迁移的训练呢?我设计了如下训练: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作者从七个方面写出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这几句话,找出你认为写得特别好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生: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特别好。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从洗手、吃饭和默默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日子过得很快。

  师:你这是从内容上体会日子的来去匆匆。能从语言表达上想想吗?

  生: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十分整齐,但又朴实易懂,写出了时光在每个平凡的瞬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

  师:是呀,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二十四岁的朱自清先生觉得八千多个日子都是在洗手、吃饭、睡觉、叹息等等中溜走。聪明的孩子们,你们也有四千多个日子从手中溜去,这些日子是怎样溜走的呢?赶快拿起笔来,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上一句你的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

  生小练笔。

  生1: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眼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身边溜走;讲话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溜去。

  师: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

  生2:“眼边”不太准确,可以改为“眼前”。还有,后面两个分句都用“溜”,有点重复,可以把第一个“溜”改为“逃”。

  生3:在玩耍的时候,从身边滑过;在看电视的时候,从眼前飘过;在看书的时候,从脑海里逝去。

  师:大家有没有听出来,他的句子漏了什么?

  生4:每个分句都漏了“时间”二字。

  师:这句话有没有写得好的地方?

  生5:三个动词“滑”、“飘”、“逝”不重复,而且写出了时间的轻巧、灵活,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6:在走路的时候,时间与我擦肩而过;看电视时,时间从我眼前溜过;做作业时,时间从我的笔尖下滑过。

  师:请大家来评价一下,这句话写得怎样?

  生7:“擦肩而过”和“滑”写得特别好。

  师:好在哪里?

  生8:这两个词用得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流逝的特点——稍纵即逝,无声无息。

  ……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本课出自大家之笔,语言生动形象,修辞丰富多样,句子整散统一,节奏鲜明活泼,是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极好范例。为了充分利用文体,实现文本超越,我在学生多元解读文本,感悟岁月匆匆的基础上,努力创设读写结合的情境,给予学生练笔的机会,尽情抒发内心感受和生活经验,并通过点评、欣赏、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吸纳有效的评改,得到积累、运用语言的有效训练。

2、读写结合,还应善于抓住标点符号(特别是……)。

   有人说作家就是儿童,因为他们都有无际的想象力。那么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会更有可写之处,更有可看之处。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孩子把阅读的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比,独树一帜。而我个人认为标点符号同样是我们在阅读写话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点,尤其是省略号,它在阅读教学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是教学的突破点、主题的深化点、情节的高潮点,让我们在这个点上想象飞翔,思维灵动,课堂也由此变得鲜活起来。

    《顶碗少年》一文中,作者恰当的使用了两处省略号,使其所要表达意思言未尽而意更无穷。于是,我便让学生对两处省略号进行了续写,第一处,文章写少年的动作忽尔卧到,忽尔跃起……我便让学生想象省略号中所包涵的动作,学生写到:只见少年忽尔躺倒、忽尔双膝跪地、忽尔腾空一跃、忽尔前倾,忽尔后退……学生通过对少年顶碗动作变化无穷的想象,更感受到了少年的表演技艺高超及表演的难度之大。第二处,文章的结尾处,“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处省略号,学生有的写到:“因为他告诉我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失败的勇气。”有的写到“他再次用事实证明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失败,才能走向成功。”还有的写到“失败、挫折、坎坷……是我们人生必经的过程,面对他们我们应向顶碗少年一样有战胜他们的勇气。”……学生的续写精彩纷呈,通过续写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哲理,更为自己以后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指明了方向,可谓一举两得。

3、读写结合,要善于让学生撰写读后感。

撰写读后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作文训练形式。对于有些课文,学生学了以后会有很多收获和感想,会产生情感的共鸣,也会使他们产生有话要说的“冲动”。这时,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就为他们提供了发表感想的平台,所以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情感宣泄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写作锻炼,而且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何乐而不为呢?如我班张一璇同学在学习了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之后,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人生的价值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我常常这样问自己:“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为别人做点贡献?还是游手好闲地过一辈子?”当然,问题的答案我知道,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也许会认为后者更好,因为那样他们就没有压力,活得轻松自在了。但终究,他们错了,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光彩呢?就好比到人世间走了一圈,又回去了,没有留下一丝值得怀念的事,黑白的人生,枯燥而又乏味。

相比之下,有些人显得更为乐观执著,他们对人生充满希望。这使我想起了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居里夫人的一生全都贡献给了科学事业,在实验中,她被酸碱一次次地烧伤,但她义无反顾地工作着,没有一丝怨言,终于冒着生命危险,经过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从成吨的废弃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而正是这0.1克镭,使物理学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才会使所有人惊叹。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有这么伟大的成就,只要你努力过,坚持过,经历过成功与失败,享受过痛苦与欢笑,你的人生就有价值,有光彩,这人世间,也就没有白来。

    透过文字,我们读到了孩子不仅从居里夫人身上认识了人生的意义,而且树立了自己远大的目标,并时刻为之努力奋斗,仅此一点,她的刚起步的人生已经有了很多自己文中所说的光彩。

4、读写结合,要勤练笔进行习作练习。

“常常做,不怕千难万阻;日日行,不怕千山万水。”勤写勤练,才能练出好的作文。只有经常动笔,反复推敲,不断探索,才能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不愿写到想写;从凑字数到文思如泉涌;从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上语文课,孩子们就准备好练习本,准备随时练习写句子,写片段。多鼓励孩子们写日记,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练习成篇的作文应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地进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不能一味贪多、囫囵吞枣。在练习内容上,也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低年级应侧重于说话、写话;中年级应强调较为有序的句段、语段,后再练习写简单的文章;高年级应致力于篇章,尽可能地要求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写作的练习方式也力求多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孩子兴趣入手。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阅读中的不足,为读引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更全面。

总之,只要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载体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