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 / 弊大于利?

(2016-02-17 20:40:17)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以下为2009-8-19日写的,代表当年的想法。

首先,我必须强调,这个辩题里的“送”字,送的概念,在这里我理解为,这个名校子女并未考上,或者未达到入学标准,采取其他手段“送”其入读。
 
再来,我要区分“名校”和“重点学校”的概念,辩论忌定义不清或混淆概念,甚至偷换概念。我理解斑竹所指的“名校”的概念范围大过“重点学 校”,即重点公立学校和私立名校。而其中的“重点公立学校”,由于区域的限制等其他原因,限制了某些学生群体的入学,在这种情况下,便转变为“名校”的概 念。
 
讲明我理解下的定义后,再来阐明我的观点“反对送子女上名校”!
 
首先,谈谈重点公立学校的“送”。
 
小学初中高中现在已有重点、一般、较差的分别,但是重点公立学校也有正常的招生考试手续,通过正常途径入学的学生,学费并不很高,是一般家庭可 以接受的。如果孩子以这种途径进入重点公立学校,自然是我们所有家长最满意的结果。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考上重点公立学校,家长则面临所谓的是否“送”孩子 上的问题。
 
既然孩子考核未通过重点公立学校的要求,其实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再送孩子去上重点学校了。我也算是一路重点学校毕业而来,班上一直有一些“借读生”或者花钱又或走后门进来的学生,我清楚地看到了他们的成长情况。
 
从学习成绩上讲,这些同学再努力,大多数人都是一直垫底,偶有一名成绩相比于他人还行,也从未考到班上前30名,更不用提年级排名了,前200名都不进去,和优秀毫不沾边。
 
在这种前提下,孩子很难和比较优秀的同学成为朋友,毕竟孩子的圈子,还是那么简单,和自己条件相近的人交朋友。未必是出于像成人这般势力的考虑,而是一种共同语言和共同学习生活的必然结果。
 
在从心理成长上讲,孩子长期处于“尾巴”状态,渐渐地作为优秀成长的首要条件——自信,就会渐渐被打击至消失。自信的泯灭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一辈 子的发展,这里,消失的是对自己的信任,结果非常可怕。就拿争论某一件事情而言,假如说这名孩子本来是正确的,可是对方也许是个自信而咄咄逼人的人,这时 孩子选择的不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是反问自己:“我又错了吗?”即便想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我都为孩子感到无比的悲哀。
 
可是如果按照自己考核的标准进入应该进入的学校,周围的学生大多在一个基准水平上,孩子有群体认知感,孩子也不会产生自卑等不良心理,心理健康 地成长着,性格有个相对良好的形成过程。即便以后成绩不好又如何,成功人士很多并不是智商高,而是情商高。可以这么说,成绩好,不是保证你成功的筹码,更 和幸福没有直接必然联系,大学毕业了又能如何,博士毕业了又如何?你们打工的那些老板都比你的学历高吗?考上北大了又如何,心理不健康跳楼了,什么都是 空!而性格好,不仅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还能创造更广阔的天空。在我认为,性格还是远远重于成绩。马云考大学考了那么多遍,好多门经常不及格,俞敏洪不也是 出国大队中的落队者,成绩并不突出优秀,最后却成了出国大队的领军指导人物?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
 
在性格重于成绩上,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可,所以反推至前面,那么“送”去重点学校,对孩子的成绩也许是有帮助,但是对孩子的性格又有何益?故而,我反对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外“送”去重点学校。即,所谓的“宁做鸡头,勿做凤尾”的观点。
 
最后,再来谈谈私立学校。一,超出自家经济能力许可,砸锅卖铁,送孩子去私立学校。前面的成绩问题这里不再赘述,这里又出现一个所谓的经济问 题。一个孩子,还那么年轻,在学校里就开始感到经济水平的悬殊,感到社会对贫富看法的缩影,要不被这种观念打败,从而自卑下去,要不战胜这种观念,成绩超 级优秀于他人,用所谓的成绩来给自己找到些自尊和信心,从而弥补对经济状况上的自卑感,形成一种自卑和自信交错的复杂性格。这样的压力,在孩子尚未形成真 正性格前,就无情地压到他们的身上,对他们而言,公平吗?家长的能力造成的经济实力的悬差,最后却让孩子在学校里承受无情的对待结果。对我而言,我于心不 忍,于心有愧!
 
此外,如果我家中有很多钱,我也不希望送孩子去私立学校。首先,有钱的孩子有些是纨绔子弟,有句话“富不过三代”,正能说明富家子弟的生活优越 性造成的不良后果。如果我是富家子弟,我就是天天花钱一辈子不愁吃喝,谁有那么多动力努力刻苦,时时鞭策自己啊?所以我如果有钱,我希望孩子向一般家庭甚 至穷人家孩子学习那种更难能可贵的自强不息等优点,而不是去更多沾染一些富家子弟的恶习!
 
所以,我会根据孩子自己考核的情况,让他顺其自然地上公立学校,绝不拔苗助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