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IPTV调查之七

(2010-07-27 14:27:03)
标签:

电信

iptv牌照

中广

文广

安徽

杂谈

分类: 中广互联
安徽IPTV调查之七

来源:中广互联独家   作者:  刘兰兰   路红梅   发布时间:2010-06-18 11:36
 

  时间:6月3日上午11:30
  地点:合肥
  对象:电信客服电话

  电信服务热线:“IPTV业务是有相关法律条文保证的,是完全合规定的,完全可以保证用户收看。”

  从合肥电信营厅回到合肥一家宾馆,记者用宾馆电话拨打合肥电信服务热线,接线员态度非常和善,声音也很好听,当得知记者想咨询电信“数字电视”业务时,服务人员非常详细地介绍电信推出的各项绑定套餐,并向记者推荐e9套餐。

  当记者询问“数字电视”是否能看到世界杯直播时,服务人员回答目前还没有接到能看直播世界杯的通知。

  记者又问,“营业厅里已经有看世界杯的宣传海报是怎么回事?”

  服务人员:“这个不太清楚,我们是还没有接到看世界杯的通知。”

  记者继续询问,“数字电视”的推广是否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消费者在收看节目,或是节目内容安全方面是否有保证?”

  服务人员:“不会的,我们有相关条文保证,是完全合规定的,节目信号不会被停掉,可以保证用户收看。”

  记者继续追问,“是什么相关条文保证的?”这时接线服务员的电话被经理切断,并语音告知记者稍候,但是记者等了大概十分钟左右,电话那边依然只放等候音乐,并未做出回答。

 

  据悉,安徽电信在巢湖、合肥之外的其他地市也在推广IPTV,滁州等地也采取了与巢湖、合肥类似的优惠资费政策。在记者从安徽返回北京不久,IPTV集成播控平台归属权最终明确为归广电所有。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女士在本月上海电视节上对国务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作了解读,“本月18日前,将按照试点方案,由各地政府进行试点地区申报,进行审查筛选工作;本月25日左右,试点地区将按批准的范围和内容,正式开展试点的工作实施;在试点过程中,将落实分业监管措施,维护市场秩序”。我们暂时不得而知,安徽是否会有城市入选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作为行业门户网站,中广互联诚挚地期望广电与电信在三网融合的大潮中,能够自上而下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毕竟“双赢”而非“双输”的局面才是大多数人所期待的。

  背景资料

  1.关于《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其中以电视机为终端的类别即俗称的“IPTV牌照”,目前共有四张全国性牌照,包括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地方性牌照包括杭州华数、江苏电视台、北京华夏安业(只允许提供教育行业内容)等。

  根据现有规定,电信运营商如要开展IPTV业务,需要与拥有IPTV牌照的公司合作,并取得当地广电部门的批准。

      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2010年2月广电总局叫停广西、新疆IPTV

  今年2月初,广电总局向有关地方广电部门发出《关于责成上海电视台立即停止向广西、新疆电信公司提供IPTV节目信号源的通知》和《关于依法查处广西电信擅自开展IP电视业务的紧急通知》,随后,广西14个市电信公司的IP电视节目信号源及业务运营被叫停。

  3.2005年泉州事件回放:即使有全国IPTV业务资质也必须经地方广电审核

  在2005年12月,发生了一起“泉州事件”。上海文广IPTV进入泉州,泉州广电对此极为排斥,直接以电视轮播声明的方式直指百视通网络电视业务在该地区非法,明令予以取缔。泉州广电当时下发用户通告称,上海文广百视通旗下单位“未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其权益不受法律保护”,并重申,“泉州市属及其各县(区、市)广播电视部门是经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批准的、泉州市惟一具有传播广播电视节目职能的合法机构”。

  2006年初,浙江广电表示:“即使具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IPTV业务资质的单位,要在浙江省范围开展业务,也必须经地方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核,并重新得到国家广电总局认可。”

 

 

相关话题 推荐阅读:
·安徽IPTV调查之一 2010-06-18
·安徽IPTV调查之二 2010-06-18
·安徽IPTV调查之三 2010-06-18
·安徽IPTV调查之四 2010-06-18
·安徽IPTV调查之五 2010-06-18
·安徽IPTV调查之六 2010-06-18
中广互联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广互联:XXX(署名)”的文章,如需转载,请务必保留信息来源及作者署名,并保留本站的原文链接地址,否则中广互联保留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广互联)”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对于本站转载的内容,稿件来源方如有异议或相关要求,请即时联系中广互联编辑部 010 - 6335 6730/31 ,E-mail: sarft.net@g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