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稀缺性资源也有不同结局

(2010-06-11 16:29:41)
标签:

it

分类: 中广互联
稀缺性资源也有不同结局

来源:中广互联   作者:中广互联  吴纯勇   发布时间:2010-05-29 09:43
 

  再有两周,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将拉开战幕,与2002年、2006年世界杯期间相应门户网站大肆炒作相比,今年,国内各大门户网站都很“消停”的做着各自世界杯专题,并没有大张旗鼓的以自身获得相应转播权利这个由头而去宣传。

  针对本届世界杯,唯一有权利发布这样消息的只有中央电视台及其中国网络电视台,本周(5月27日),中央电视台正式通过多种渠道向业界宣布,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足球赛再一次被其纳入囊中,这也是中央电视台继1978年开始第九次获得的世界杯转播权。

  随着技术革新、传输通道层出不穷,此次中央电视台除获得传统电视、手机、互联网版权之外,目前还正围绕3D节目版权协商中,如谈判成功并且在相应的电影院线中真正得到上映的话,届时广大的足球迷们将会3D MAX大屏幕前欣赏大约25场左右的世界杯比赛。

  在得到巨额的广告收益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就要对现承诺——要通过其自身各类传输通道把世界杯的声音最大化的传递到用户身上,为此,在此次南非世界杯期间,中央电视台充分利用并发挥每个传输通道的特点,在诸如新媒体层面,将会为广大足球迷们尤其是全球各类受众们提供诸如直播、转播、录播、点播等节目。

  针对此次多种传输通道的变化,中国网络电视台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方面做了相应的预案;对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流媒体通道,中国网络电视台要求三大电信运营商要充分做好相应的预案……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与奥运会、重大体育赛事一样,从其未正式诞生之前就是被谋划者、主办者、国际足联等核心人物、机构定位于要把其打造出一个全球性稀缺性资源,要打造出一个全球性的足球顶级赛事。

  现在回首看看这个被人为打造出来的全球性稀缺资源,每每都会有无数国际级的商业巨头们围绕着这个全球性稀缺资源所设计出来的不同档次的合作模式,进而“心甘情愿”的从腰包中掏出“真金白银”。

  四年一搏弈的最为经典的足球赛事其实更多的是各路国际性商业巨头们对这种稀缺性资源的商业价值的追逐与争夺大战。

  这些“真金白银的奉献者”无非是以下拥有相应的权益——如,赛事冠名权;电视直播节目、栏目赞助权;生产、研发、销售世界杯衍生产品的权利;赛事官方XXX领域赞助厂商等等。

  围绕着这个全球性稀缺资源又会诞生出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商业链条,这些商业链条时而同行、时而交叉。

  比赛前后,举办地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商业巨头们的企业品牌与推广、相关衍生产品极为庞大的一个市场、相应的电视及其他类型的广告宣传……

  所有的这一些,都会让这些真正赞助了世界杯的各个利益在诸如可以合法、受保护的行使自已得到的相应权利。

  但针对中国这个特殊市场,即使其有了稀缺性的资源,如果市场及受众还没有成熟,也会铩羽而归的,中国的付费电视行业就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案例。

  中国付费频道行业中也有数套由各类稀缺性资源打造出来的付费频道,但仅仅是因为绝大多数中国电视受众没有付费看电视的习惯、再加上付费电视行业节目质量较弱,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就导致了这个新兴行业的生存举步维艰。

  而四年一届的南非世界杯在中国大陆这个市场上,绝大多数受众尽管天天抱怨着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广告,但能够让他们在电视机前喝着啤酒、吃着小菜、免费看着精彩的世界杯,他们最终也选择了接受,这就是中国电视观众们一个最为现实的现状。

相关话题 推荐阅读:
中广互联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广互联:XXX(署名)”的文章,如需转载,请务必保留信息来源及作者署名,并保留本站的原文链接地址,否则中广互联保留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广互联)”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对于本站转载的内容,稿件来源方如有异议或相关要求,请即时联系中广互联编辑部 010 - 6335 6730/31 ,E-mail: sarft.net@g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