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贤纶:三维电视运营前景评估

(2009-04-24 00:08:22)
标签:

3d电视

立体电视

卫星直播

视像

电子器具

吴贤纶

美国

it

分类: 每日头条
三维电视试验成功及运营前景评估

来源:中广互联   作者:吴贤纶   发布时间:2009-04-23 10:10
 

  在2009年3月5日发布于中广互联的“‘更高级的’高清电视初露头角”一文中,有一部分是陈述美国广电界在2008年12月及2009年1月,以通过三维影院放映的方式试验三维电视卫星传播的情况。

  其后,西欧卫星直播界在3月中旬及4月初,两次成功地实现了经由直播卫星发送、家庭电视机接收的无线发收;4月1~3日举行的美国Cable Show 2009(2009年有线电视展览会)以及4月18~23日将举行的NAB(全美地面无线广电机构协会)展览会上,一些三维电视硬件软件研发制造公司将展出其产品,并且举办专题研讨,尤其NAB展览会上,据说将出现“到处有三维”的场面。看来美国和西欧的有关产业在三维电视方面将有一番角力。迄今的报道似乎表明,西欧卫星直播界可能抢拔到头筹,但不知道NAB展览会上是否会出现扭转局面的新事物。

 

  西欧卫星直播界抢拔头筹

   欧洲卫星技术展览会上演示并探讨了三维卫星电视,设于纽约市、为团体客户发布其新闻公报的PR Newswire在2009年3月19日报道:

   (1)3月19~21日举行于罗马的SatExpo Europe(欧洲卫星技术展览会)上,有三维卫星电视链路的端到端演示,由兼营卫星直播的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提供卫星直播链路,落地信号在一家三维电影院内放映,并在一些立体声三维高清电视机样机上显示。

  (2)这场演示由Eutelsat、设于罗马的影视制作公司dBW和卫星传输技术研发公司OpenSky合作承担,它们并已商定统一调度这三家公司的资源和专业技巧,共同在欧洲提供包括播送三维影片和电视剧的端到端服务。在这场正式演示开始之前3个月内,这三家公司一直在这条Eutelsat卫星直播链路上做技术试验,积累了如何让人们在住宅和公共场所接收三维视听内容的经验。

  (3)这场演示被认为是以全新模式传播影视内容的序幕,不仅让电视观众体验到与身处电影院和大剧场内相同的视听感受,而且三维高清加立体声具有这样的潜能 —— 提供比电影院和大剧场所提供者更为丰富的娱乐享受,从而成为能提供既优质又优值的视听内容的多媒体娱乐中心。

   (4)Eutelsat执行总监Giuliano Berretta宣称,这场演示标志着Eutelsat迈出了参与新兴的三维传播市场的新步,这条传播链路上的全部参与者紧密合作,是使这场根本性变革得以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THR(The Hollywood Reporter)电子版在2009年3月19日,以“欧洲为三维卫星电视创造条件”为题,报道当天在SatExpo Europe上有关三维卫星电视的发言:

   (1)Eutelsat商务部主任Olivier Millies-Lacroix说,如果大型广电机构支持这种新型传播媒体,从技术条件着眼,三维卫星电视在一、两年内就可能进入欧洲家庭,但是,事情比获得大型广电机构决策要麻烦得多;公众对三维电视是感兴趣的,不过,尽管三维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把三维技术延伸进入电视界却伴随着技术复杂性和花费巨大两方面难题,三维视像信号的产生、处理及显示各个环节上存在着大量障碍,需要制片人和技术人员创造全新的影视作品,我们显然需要汇集各方面的专业技能。

   (2)英国天空卫视(BSkyB)战略性产品研发部门主任Gerry O’Sullivan说,BSkyB已经通过试验证明,现在做得到让人们在家中获得对三维电视的“看到才相信”的感受,而且我们的高性能的卫星直播网和高清机顶盒表明,‘天空卫视加高清’已经为三维电视做好了准备;BSkyB正在同包括电视机制造公司和影视节目制作机构在内的广义电视产业中的合作者共同工作,以求探明是否存在开办商业性三维电视服务的可能性。

  (3)来自BBC的与会者表明,BBC研发部门也在评估三维电视,并且在调研要求与不要求观众配戴三维眼镜的两类三维电视机的功能和优劣比较;这种研究需要花费时间,所以目前制定三维电视发展策略为时尚早;无论如何,BBC将继续探究未来的模式,并且通过其研发部门同其他机构合作。

 

  英国天空卫视试验三维电视无线发收成功

   设于伦敦、提供有关未来电视的信息的在线新闻网站Informitv News在2009年4月3日报道:

   1)BSkyB当天通过它现有的卫星直播系统,成功地实现了英国首次面向无线接收型家庭电视机的三维电视现场播送,接收装置由加添了高清功能的标准型机顶盒和一台韩国现代公司生产的46英寸三维电视显示器组成,由一批特邀嘉宾借助于配置了偏光镜的立体视眼镜观看;

   2)还在一家配置了三维放映设备的电影院里,将收到的卫星信号呈现于银幕上,并且通过网站发送信息流,供配戴红绿滤光眼镜(Anaglyph R/G lenses)的网民观看;

   3)BSkyB的Gerry O’Sullivan说,BSkyB以往演示过体育比赛录像节目的卫星播送,能够做到现场播送,确实是一次突破,不过这只是尚在进行中的研发工作的一部分,不是正式播送,我们正在同合作者商讨能够把我们目前掌握的技术手段利用到什么程度,尤其重要的是要探究消费者今后是否有对于三维电视服务的需求。

 

  西班牙Hispasat参与3D Live项目

   设于英国的欧洲电视同业公会(Euroopean TV Guild)所办的网上出版物Rapid TV News在2009年3月30日报道:由于西班牙有关部门认为三维是电视发展的下一步,西班牙工商业和旅游部资助的、关于促进信息社会的Avanza计划中列入了一个3D Live项目,西班牙卫星直播公司Hispasat参与了这个项目,已开始技术试验工作,包括通过不同网络播送三维电视信号所宜采用的新型信息压缩和传输技术;这项技术试验是欧洲DVB计划框架内的一部分,为此设立了拟订三维电视规范的工作组,Hispasat是其成员。


   美国广电界和有关企业继续探索

   有关Cable Show 2009上展示的报道比较低调,摩托罗拉公司“联接成网的家庭”部门的博客网站Connectedhome2go.com在2009年3月25日报道:

   1)该公司将在Cable Show 2009上,使用其已在市场上销售的电视机和机顶盒展示三维电视,因为这些消费类电子器具已经可以用于在住宅内接收及显示三维电视信号;

   2)该公司正在研制1080p(每秒60帧、每帧1080线、逐行扫描)的视像信号处理格式,原先打算把它用于改善高速运动画面的显示,而最后证明它对三维电视也是理想的手段 —— 向每只眼睛送去加强了深度感的每秒30帧的优质视像信息,三维电视导致的带宽负担就不会比目前的高清电视更加沉重;

   3)根据美国CEA(消费类电子器具制造商协会)和娱乐技术中心(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由美国娱乐、消费类电子器具制造企业的高管人员组成,旨在商讨娱乐内容的制作、分送和消费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并提出建议的组织)新近完成的一份调研报告,消费者越来越表现出愿意为三维电视额外付费,那些在以往一年以内看过三维电影的人群中,60%愿意为在家中观看三维电视多付费,19%愿意多付25%,据此,三维电视从演示阶段转入供消费者观赏阶段,不会像人们所设想的那么长,在有钱可赚的地方,就将有三维电视。

   但是,设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宽带市场调研咨询公司Light Reading出版的网上杂志CDN(Cable Digital News)在2009年4月10日,发布其常驻编辑Jeff Baumgartner所写的简短报道:

   1)今年有线电视展览会上有几次三维电视演示,其中最突出的是杜比公司主办的采用电影放映方式的演示,摩托罗拉公司展出了它的三维电视产品;

   2)尽管有线电视界启动了三维电视,不过目前刚开始审查大量技术方案,有线电视工程师学会(SCTE)设立了承担“有线电视网上的三维”标准拟订的特设工作组,有线电视研究所(CableLabs)发出了征求有关建议的通函,尚不清楚美国有线电视产业是否会采纳三维技术,以及如果采用,会在什么时候采用。

   关于有线电视研究所正在从事的工作,由北美和欧洲的跨国大型出版公司Reed Elsevier下属的Reed企业信息部门出版的Multichannel News在2009年4月11日报道:该所分管消费者所用视像技术的副总裁,并担任SCTE特设工作组主席的David Broberg说,该所将在评估各种三维电视制式之后编制一份分析报告,分送给该所成员机构(都是大型有线电视公司),而有待加以评估的,把表征左眼和右眼视像的两路信号组合成一股信息流的方法就有30多种,所以这项评估工作很花时间。

 
1 2 3 4  下一页 >

 

相关话题推荐阅读:
·中国高清事业四座“大山”谁来搬? 2009-04-03
·“更高级的”高清电视初露头角 2009-03-05
·互动与高清引领数字电视发展方向 2008-12-16
·抓住高清电视商机成功之关键 2008-09-04


 

中广互联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广互联:XXX(署名)”的文章,如需转载,请务必保留信息来源及作者署名,并保留本站的原文链接地址,否则中广互联保留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广互联)”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对于本站转载的内容,稿件来源方如有异议或相关要求,请即时联系中广互联编辑部010-63356730 sarft.net@g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