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丽江, 已经死了

(2009-05-05 14:24:01)
标签:

杨二车娜姆

玉龙雪山

丽江

云南

束河

杂谈

分类: 麻辣评论

美丽的丽江, <wbr>已经死了

丽江古镇

 

    丽江《纳西古乐》节目的传奇主持人---74岁的宣科先生曾说:丽江已经死了.

 

    的确,丽江在2005年就已经死了...

 

    2000年前,来到丽江的主要是一些国外及国内的背包客.显然,他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真正感受和享受到了当时丽江宁静与柔软的幸福时光.2000年后,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知道并来到丽江的游客和淘金者开始日益增多.丽江也随着大量游客涌入与所谓现代文明的入侵发生着重大而又快速变化.

 

    走在大研古镇上,满眼都是店铺林立,游客如织,丽江已越来越嘈杂,她已不再宁静不再柔软,在现代文明和商业社会的强烈冲击下,不文明的现象令丽江走样,不和谐的音符也时常响起.

 

    “丽江有三多:卖银的多,瓢客(在木瓢上烙画及刻画者)多,雕民(雕刻者)多”.每每听到导游以这种调笑的方式向游客介绍丽江时,心中不免有些别扭,感觉与丽江的美丽和淳朴是那么的不协调.

 

    网络上的各种文字帖子及人们的手口相传,已经把丽江渲染成一个寻找艳遇及发生一夜情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丽江的悲哀,更是热爱丽江的人们的悲哀.更甚者,在结婚前来到丽江进行最后一次的疯狂.当我和一些少数民族姑娘在一起喝酒说笑时,总会有不少游客投来艳羡的目光,有些游客还会问我如何“泡”少数民族姑娘,到了泸沽湖如何走婚.

 

    自以为现代化了的人们对丽江的古旧和闲暇的柔软时光趋之若鹜,并迅速把丽江变成一个热得不能再热的旅游焦点.随着游客的剧增自然派生出很多的黑导,而黑导之间因为利益冲突及钱财的分配不公导致打架死伤人之事也屡见不鲜.如2007年4月1日,云南丽江四方街头,导游徐敏超因分脏不公与其他导游发生争执,挥刀连伤无辜人员20人.导游可以在任何带游客消费的地方拿到回扣,且回扣之高令人咋舌.有时我白天呆在酒吧里时,可以看到导游到酒吧来索取头天晚上带客人消费的回扣,一般回扣最少都有30%到50%,有时达到100%也不足为奇.

 

    来丽江打工的其他少数民族也越来越多,以彝族,摩挲族,傈僳族白族居多.一些少数民族因找不到工作而沦为流窜,对游客进行抢劫的案件也时有发生.我的一位杭州朋友就因清晨在大研古镇上拍照而被三个持刀的人抢劫,并被刺伤.

 

    喜欢呆在束河宁静的晒谷场上烤太阳,听音乐,不愿在大研看穿梭如流的游客.可现在来束河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了,几年前的大研就和现在的束河一样有着宁静的时日,可这份宁静还能维持多久呢,也许再过几年,束河的宁静也将被完全打破.

 

    正如陈逸飞的“发现”害了周庄一样,杨二车娜姆的“介绍”同样害了泸沽湖,泸沽湖上的小舟已经承载不起所谓文明社会的不文明入侵和太多的文明垃圾.互联网和媒体的“报道”更害了丽江,玉龙雪山的雪也因为大量游客的不断入侵而一再退守,人类的呼吸效应令雪山的雪线在不断上升.现代文明在吹来时尚之风的同时,也几乎吹散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如果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靠牺牲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而达成的话,那么这座城市将步向死亡.自2005年开始,丽江就已经死了,不过死得还不彻底,当火车开进丽江之后,如果还不引起众人的高度重视与深度保护,而只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那么,丽江就将彻底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