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进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9-05-11 09:29:49)
标签:

乡村旅游

旅游企业

旅游市场

对策建议

贵州

杂谈

           促进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肖进源

一、对策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推进贵州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必须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强化发展引导,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

 

1、创新思路,明确目标

   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龙头带动、体现特色、整体推进”的原则,形成以贵州旅游为依托,以综合经营户为骨干、以单一经营户为补充的贵州乡村旅游格局。明确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近期目标是要通过1—2年努力,在贵州扶持发展15000家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户,3000家旅游观光示范点,进一步营造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氛围。通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中期目标是要建设100—200家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牌子较响的特色农家旅游精品点,发展模式多样化。长期目标是要在贵州建立不同农户、不同规模、不同特色、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农家乡村旅游点,以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打造贵州乡村休闲游金字招牌。

 

2、注重规划,突出特色

   各市州地县要统一制订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要聘请旅游规划专家对当地乡村资源实地考察,提高规划水平和档次,避免在乡村游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破坏和无序开发。要注重乡村旅游特色化建设,以特色来打造品牌。同时要制订区域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做好产业发展的指导、服务和管理,促进乡村旅游又好又快的发展。

 

3、政策扶持,强化投入

   要将发展贵州乡村旅游纳入各地党委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议程,各级政府要把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产业来扶持,通过制订一系列的奖励、扶持政策,如项目优先、审批优先、收费减免、以奖代补等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同时,强化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生态农业发展项目,向乡村旅游发展重点区域倾斜。农村放心店、农村社区卫生网点建设等要重点向乡村旅游发展相对集中、发展前景好的区域延伸。省旅游局要强化贵州乡村旅游的整体营销,列入旅游局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推荐名录,统一包装营销。

 

4、农民主体,注重引导

   乡村旅游是以三农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方式,要以农民自愿、自主为基础,有序发展。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引导,明确程序,结合贵州实际出台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标准和基本审批条件,如服务标准、公共卫生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等,同时提倡优化管理为主,按照“有资源、有条件、有积极性”标准,对重点农户重点扶持,以“先上车、后买票”理念,鼓励农民参与贵州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在手续办理上,各有关部门均要简化程序,从优从快提供办证服务,只收成本费用。鼓励外来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并给予优惠政策倾斜。对贵州乡村旅游规划范围内的农户,因经营乡村旅游项目需兴建、拆建房屋的,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审批办理宅基地等相关手续;需临时用地的,给予按效益农业方式审批。新开办的乡村旅游项目,自生产经营年度起3年内,企业所得税(乡村旅游经营所得)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每年一次奖励给企业。

 

5、加强培训,规范服务

  乡村旅游要以农民自主为基础,按照开发有序、服务有质理念,强化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培训。通过以点带面、典型示范,让更多农民自发参与到这产业中。省旅游局、质监局要建立《贵州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来组织对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培训的对象首先为重点乡镇、部门旅游发展负责人,其次是村干部及有积极性、有条件、有资源的农户。培训内容可以结合参观考察,重点对语言、职业道德、服务标准、经营理念等进行的培训。以实施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为载体,推行乡村旅游经营户星级评定活动,对按照星级评定标准被评定为三、二、一星级的,进行授牌,并一次性奖励10000元、5000元、3000元。在此基础上,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通过协会增加行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高自律意识。

 

二、措施

 

1、创新发展观念

   大力发展贵州乡村旅游,必须有科学的观念、战略的眼光和创新的思路,即树立新的乡村旅游资源观、乡村旅游产品观、乡村旅游市场观、乡村旅游开发观、乡村旅游投入观和乡村旅游发展观,全面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科技创新;强化改革意识、生态意识、市场意识,走区域合作、资源整合、品牌营销的发展路子;实施产业化视野、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和媒体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宏观政策;全面构建乡村旅游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大力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逐步形成完善的行业管理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体系化、乡村旅游执法权威化、宏观管理体制化、行业管理现代化、乡村旅游产品系列化、乡村旅游促销网络化、乡村旅游质量标准化和乡村旅游经济运作有序化。实现乡村旅游“五转变”、“五结合”:即乡村旅游产品由量转质,质与量结合;乡村旅游景点开发由点转面,点与面结合;乡村旅游行业建设由硬转软,软与硬结合;乡村旅游市场开拓由外转内,内与外结合;乡村旅游景区管理由行政区管理转向景区管理,政府主导与景区管理结合。

 

2、创新发展思路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改变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遵循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规律,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全新的角度来审视贵州的乡村旅游。树立大乡村旅游的观念,按照大产业、大文化、大服务、大市场的思路,来有效促进贵州乡村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

 

3、创新工作手段

   一是要在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水平和宏观管理能力上有所作为和创新。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行业自律,加大舆论和社会的监督力度,营造文明、诚信的行业形象。建立完善政策引导激励机制,把乡村旅游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加强要素市场建设、扶持重点、打造精品、营造环境等方面加强宏观引导的政策,在加强体制机制改革、解放乡村旅游生产力上有所作为和创新。要积极推进景区景点经营的管理体制、结构和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造、竞拍以及推广乡村旅游景区特许经营制、建立特许经营公司等多种途径将景区点改造成为规范的现代企业;三是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旅战略,抓好乡村旅游人才建设,重点加强导游和其它乡村旅游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素质,规范管理,确保能为游客提供规范化服务。 

4、创新工作方法
    创新方法,既是创新工作的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工作方法创新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是在处理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上实施科学统筹法。就是要跳出贵州看贵州,跳出乡村旅游看乡村旅游,既要“见树木”,更要“见森林”。绝不能脱离客观条件盲目追求个别高指标,更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解决矛盾的统筹上,要善于突出重点,牵住关系全局的“牛鼻子”。

    二是在凝聚产业发展力量、形成合力上采取协作联合法。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相关单位,横向、纵向的,无论从产业和产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市场执法,还是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等环节,都要把大联合、大协作的理念贯穿始终。

三是在抓要素市场和基层建设上采取强化基础法。加大乡村旅游交通建设力度,将主要乡村旅游景点与骨干公路网相连。把乡村旅游厕所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5、创新管理体制

   乡村旅游行业管理的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职能的充分发挥,对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乡村旅游资源配置效益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全省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实施统筹规划,把乡村旅游融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乡村旅游与相关行业的深度结合,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各方和谐、左右顺畅、内外衔接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要强化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推进乡村旅游工作标准化,按照乡村旅游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乡村旅游饭店、旅行社、乡村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车船公司、乡村旅游娱乐购物场所等各类乡村旅游单位和个人的经营服务行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乡村旅游大市场,保障大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6、创新企业制度

   贵州乡村旅游企业为了适应乡村旅游市场区域化、乡村旅游营销网络化的发展,必须以资产重组为契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内容,以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为着力点,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行股份合作制、员工持股制、股权激励制试点,鼓励乡村旅游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金收购等形式,进入乡村旅游行业,通过强强联合、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等方式,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联合,组建各类综合性和专业化的大型乡村旅游企业集团,促进乡村旅游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品牌优势和中心带动作用,提高乡村旅游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对外拓展力,增强乡村旅游企业与省外乡村旅游企业抗衡能力。同时,要扶持中小乡村旅游企业向经营专业化、市场专门化方向发展,建立同大型乡村旅游企业集团的协作关系,提高中小乡村旅游企业的社会化组织水平,要尽快将允许非公有经济成分投资乡村旅游行业的政策落到实处。

 

7、创新营销手段

   在乡村旅游人数迅速增加和乡村旅游需求日益复杂化、高质化的今天,乡村旅游企业应该尽快运用网络技术,实施网络营销,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完善各类乡村旅游预订服务,健全信息调查制度和乡村旅游预报制度,建立乡村旅游咨询服务机构,及时掌握乡村旅游者的需求动态,提供乡村旅游市场信息服务,实现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准确的定位,快捷无误地运行,提高竞争能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实施网络营销,乡村旅游企业可为乡村旅游者提供便捷的区域化网络联系方式和高度透明的区域化、全天候的服务。可以利用网上广告、网上推销、网上咨询、网上市场调查,开展乡村旅游商务活动,大幅度降低成本,让利于乡村旅游者,增强乡村旅游竞争力,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商机。

 

8、创新乡村旅游科技

   乡村旅游科技创新是乡村旅游生产力要素发展的根本动力。贵州乡村旅游发展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应该全面确立乡村旅游与科技创新的耦合点,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全省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乡村旅游企业的优化组合和乡村旅游媒介的便捷畅通,极大地提高乡村旅游在经济区域化条件下的自我适应和调整能力,促进省内乡村旅游市场与国内乡村旅游市场的顺利接轨、自然过渡和健康运作。

    科技在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管理、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建立以游客满意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现乡村旅游企业服务设施的智能化、自动化、特色化和营销的网络化、品牌化,扩大游客的娱乐空间和行为自由度,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市场的成长,有效促进贵州乡村旅游规模的加速扩展和产业竞争格局的快速重组,实现贵州乡村旅游向科技型、质量型和效益型方向发展。

 

9、创新政府主导机制

   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作为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全局的大事来抓。做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要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强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发展乡村旅游,要从长远、全局来考虑,算大帐,注意加强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和提高综合质量,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确保全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继续加大乡村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力度。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抓好乡村旅游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健全乡村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和投诉机制,有效保护乡村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乡村旅游价格管理,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和超标准收费,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兜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旅行社、导游人员等各类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乡村旅游企业是乡村旅游市场的主体,在治理整顿中要端正态度,坚决纠正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信誉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树立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