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乐趣
(2024-12-27 10:58:52)
十几年前考驾照那会儿,由于工作性质问题,不好连续请假。只能在周末去练车,周末人超级多,每次去一天,最多摸两把,等下个周末再去,已经把上次练的忘得差不多了。如此反反复复,一年也没拿到证。迫于无奈,我就每天中午去包车练习,包车一个小时八十块钱。三个月后,我顺利考取了驾照。
后来和朋友说起这事儿,朋友说:“你可真舍得,一天八十,三个月九十天,你包车的钱已经超出了报考的钱。”朋友给我算过以后,我也吃了一惊,但当时并不觉得心疼,因为包车的钱全来自于稿费。那时还不是太流行网转,都是邮局汇款,邮递员天天给我送汇款单,单位和家里的邮递员都成了我的朋友,有一个还给我讲他的情感经历,让我帮他写小说。每天去邮局取完汇款就去包车,取的现金基本够包车的钱。记得那时有个文友写了一篇《我用稿费买大奔》,一度让我等艳羡。我也在心里想,什么时候我才能用稿费买一辆大奔?
大奔还没买上,便发现稿子越发越少了,最初以为是自己写作水平下降了,后来又发现好多副刊停刊了,再后来发现邮箱也投不出去,都是退信。沮丧的心情导致不想写了,不想写就更不好发,不好发也就更不想写,如此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尤其是今年,好几个文友都说“超级难发”。有时会想,坚持这一点爱好到底值不值?假如当初这点精力用在别的上边,是不是收获会多一些?半生用来写稿,也没多大成就,如今更是连一篇小文都发不出去,真是羞愧。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不是有一份稳定工作,靠写作吃饭,只怕早就食不裹腹了。
可让就此封笔,再不写作,又不舍得,更不甘心。都说写作有三重境界:一写自己,二写别人,三写社会。我这境界大多还停留在自己,一小部分在别人,偶尔关注社会,如此看来,还需继续努力,只要自己好好写,至于发不发,那是编辑的事。毕竟一篇稿子发不发,也不完全是质量问题,而是对不对报刊的路子,只要是好稿子,东方不亮西方亮,但如果在全国各地转一圈,都没有报刊用,那就要考虑自己的水平了。不过发不发,也不是唯一目的,把想说的话记录拿下来,也是一种乐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