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地曲莲”
(2023-11-30 12:45:23)
小时候,每年清明过后,雨水就会多起来,大雨过后,荒坡上便会长出许多黑褐色有点像木耳的东西,俗称“地曲莲”,雨越大地曲莲越多。在那青黄不接的年代,粮食不够吃,新雨后,我和姐姐就会拎着篮子,去拾地曲莲。运气好的话,可以拾到一大篮子,回到家后,拿个筛子把地曲莲倒进去,一遍又一遍的用清水清洗着里面的泥垢。由于它是直接生在地皮上的,所以很难洗干净,往往洗上十遍八遍,还要再烧水用碱面淖一遍,不然会有硶,吃进肚子对身体不好。然后控水,锅里放油,加葱花或韭菜上锅爆炒,有时候再加两个鸡蛋,那滋味甭提多有好吃了。也有拌玉米面蒸着吃的,或者是兑韭菜葱花包水饺吃,可谓是人间美味。
吃一顿地曲莲,就等于改善了生活,既廉价又实惠。有时候拾多了吃不完,便把它晒干放起来,吃时用水泡一下就可以了。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的地曲莲,却是我们家乡百姓们普遍喜欢吃的食材,堪比如今的红烧肉。那时觉得很奇怪,不下雨就没有地曲莲,一下雨就生长出来了,大人们说地曲莲是牛屎变的,当时我深信不疑,因此清洗的时候格外用心。后来才知道,地曲莲又名“地皮菜”,是一种菌藻结合体。在夏季阴雨天会大量繁殖,干旱的季节是找不到的。地曲莲生长速度相当快,头天晚上下雨,第二天上午就有了,且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算是大自然对人们的一种馈赠吧。
拾地曲莲既可以解馋,也是一种乐趣,伙伴们边拾边玩,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村孩子能玩的东西实在太少太少。如今虽已不再有拾地曲莲的机会,那魂牵梦绕的地曲莲的味道却时时让我想起,以至于吃到香菇木耳也无甚胃口,于是每到农家饭店就餐,我都会点一道“地皮炒鸡蛋”,既是对儿时的回忆,也确实是对那道美食的思念。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