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减负难 “根”在家长?

(2013-04-02 18:09:20)
标签:

减负

家长

学校

教育

分类: 我的博文

                      减负难 “根”在家长?                

                             山西榆次  张建新

 

    减负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开展,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减负的强烈关注。 

    减负喊了多少年,结果是越减负学生的课业负担越重。上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至普通学校校长和教师,都在为减负大伤脑筋。

 

    减负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

    许多人认为难的是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是改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次考试定终身”这种制度;难的是改变把“考试分数”作为进入社会、获得劳动就业岗位的准入证这种现状;难的是改变过于注重学生分数和技巧的招生考试;难得是屡禁不止的校外培训、辅导班乱象……

    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些言论显然已是不适时宜的老调重弹。其一、高考制度一直在不断地改革:从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到考试科目的递减,从重点类高校自主招生到高校专业设置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给很多优秀学子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圆了很多学子上大学的梦想,高考由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演变成相对轻松的1:1对决,甚至于有的省市高考升学率已经达到或超过90%以上,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其二、在社会用人制度上也趋于理性化,不是单凭一张“纸文凭”就高枕无忧,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如果综合能力欠佳,同样会被放到不重要的岗位,甚至于解聘;也不是说一类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就一定有好的职业,二类院校的毕业生生活就一定不幸福。

 

    “让学生不堪重负”,“根”或在家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中国父母的历来夙愿。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有些甚至是不切合实际的妄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只有拼命的学,才能超过别人”“只有分数高、才能上好学校、才能考上好大学”“只有考上好大学,就有好工作”“只要有了好工作,孩子将来的生活就能过的更幸福”。这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

    可怜天下父母心。被“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绑架了的父母把在自己身上未能实现的理想不假思索地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自作主张地规划着孩子的未来人生。对于补课、上辅导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有着强烈的渴望,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学校减少或取消家庭作业的情况下,甚至很不适应,主动要求老师帮自己孩子补课的比比皆是。他们理所当然地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拔高孩子的机会。课后、节假日,家长会不辞劳苦地带着孩子从这个辅导班出,进另一个兴趣班,马不停蹄让孩子们喘不过气来。一些家长的短视、浮躁、急功近利、盲目跟风以及非理性的拔苗助长,催生了课外辅导班乱象丛生、教师乱补课乱办班屡禁不止………搅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便成了挥之不去的“魔咒”,家长在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些不食人间烟火,只认分数,在私下里、校园外多学、往死里学、死记硬背的学生却也可升入好学校,“苦尽甘来”似乎得到了应验。这些表面现象无疑让失去理性的家长更坚定了要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勤奋、刻苦地学习、多多地学习。更使学生本已沉重的课业负担雪上加霜。    

    过重的学业负担,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障碍。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太多的孩子没有了应有的天性;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太多的孩子失去了融入社会的活力;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太多的孩子不懂得爱父母、爱朋友、爱国家、自私自利,他们的未来能不能振翅高飞令人堪忧。

 

    以人为本,减负是大势所趋。

    减负一直难以奏效,问题也许就出在我们一直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比如,“体制改革”“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业率提高”等等,却忽略了考量最为重要的服务对象——家长(很大程度上学生的自主权由家长把控)的素养与价值取向。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何等的重要。面对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观念更新不一,正所谓“众口难调”。要想让家长满意,唯有提高家长素养,让其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长观、就业观,我们的学校教育才有可能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减负才可能实现有效。

   本段选登在2013年 4B 4月20出版的《上海教育》翻到第5页“视窗”栏目中“博客锐评”

http://s5/mw690/5fb73e23tdb7659c89ce4&690“根”在家长?" TITLE="【原创】减负难 “根”在家长?" />

http://s9/mw690/5fb73e23tdb7659a73538&690“根”在家长?" TITLE="【原创】减负难 “根”在家长?" />

http://s11/mw690/5fb73e23tdb7659bb872a&690“根”在家长?" TITLE="【原创】减负难 “根”在家长?" />

     因此,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当务之急是转变家长的育人观念。教育部门(成人学校)或培训机构要想方设法全方位地开展正规的、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培训,改变家长盲目性。

   1、德行教育放首位。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其功能更在于全方位育人。让每个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成为一个健全的高素质的公民。

  2、“以人为本”是核心。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对于一些急于求成,特别是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的家长,要耐心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因材施教”内涵,懂得教育是慢的艺术,避免盲目跟风和“赶鸭子上架”等现象发生;引导家长用良好的心态去认真分析对待孩子潜在能力,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每个孩子的遗传基因不一,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不一,不要跟别的孩子攀比,做最好的自我才是上策

  3、兴趣爱好需呵护。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都有独特的气质和性格,只有注重孩子个性化发展,才可能让孩子的天赋得到最大化的挖掘,才能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家长要致力于主动和学校、教师沟通,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脚踏实地、针对性实施“大众教育”或“精英教育”;家长要致力于从让孩子上好大学到理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家长更要致力于“顺应天性”,让每个孩子从事自己热爱的学业,让他们成为最幸福的人。  

    二、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实现减负提质。按教育规律办事,只有遵循规律、求真求是才能得到人才,而违背规律、急功近利者将失去人才。“减负提质”意味着教师要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意味着教师要拥有相当的理性与智慧;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业的有效性、活动的有效性;意味着学校、教师要有能力保证减负后让社会满意、家长信服。

第三,营造宽松环境,让学生找回自我。崭新的时代,呼唤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具有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具有张扬个性勇气又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冲破校内校外的界限,冲破学校社会家庭的界限,给每个学生营造宽松适宜健康成长的环境,给每个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多元展示平台,赋予每个学生自我扩展、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权利。特别是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成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具有无师自通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有用人才;让“我想学”“我能行”“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发奋学习”成为每个学子的发自内心的呼喊;让他们在充满自信、充满阳光、幸福快乐中找回本该属于自己的自我。 

 总之,为了减负,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教的理性思考与价值诉求,着眼于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改变用同一个教育目标、同一种教育标准培养和要求学生的陈旧教育观念和低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作为家长必须承认个性、潜能、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需求,重视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用梦想激活梦想、用激情感染激情。让我们的家长、学校和社会携手合力实现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