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课堂教学模式切要“因‘情’而异”

(2012-11-23 11:41:00)
标签:

有效途径

差异

过多

教育

分类: 我的博文

                                   

         课堂教学模式切要“因‘情’而异”

                           山西榆次  张建新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所谓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愈演愈烈。一时间,课堂模式似乎成了教学改革的唯一有效途径,于是乎,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成了教育教学改革之宝典。

    可以肯定地说,有一些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例如,1、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课时间15分钟;

          2、为了更方便学生的讨论或交流,必须桌对桌、面对面。

          3、为了给学生一个愉悦的心情,要求每节用轻音乐入课、下课。

          4、每学科、每节课都必须按“331式”或“1362式”等程序进行。

          ……

    而其中一些不同的声音,看上去也是不无道理的。

    一、无论什么样的教师面对什么样学生,要求讲课时间15分钟,是十分荒唐的事。因为,我们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强调研究“学情”的同时,忘记了研究“师情”——每位教师的素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于是,出现了能讲的不让讲、不能讲的也得讲的窘境。

    我认为,素质高、知识渊博、富有风趣的教师可以多讲、甚至于信马由缰地讲,因为,讲与不讲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需要

    下面的两堂课值得三思:

    第一堂课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开设的《文选》课。刘老先生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讲哪算哪。有一天,他讲了半小时课,突然停下了:“我不上 了!请诸位改在下星期三晚上七点半到操场来上课。”大家都觉得非常奇怪——他为什么现在不上,要等到下星期三,而且要等到晚上七点半,还要在操场上呢?回 宿舍一查日历,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有满月,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你想想,草地上,学生们围成一圈,他老人家端坐其间,当头一轮皓月,大讲《月 赋》,俨如《世说新语》里的魏晋人物,这有多美妙!

   第二堂绝妙的课是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大家经历过多少考试?但这场考试确实别开生面: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问先生,你提个问题, 他就知道你的学识程度怎么样,当场断定你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原来课还可以这么上。
  这两堂课绝就绝在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蕴含着自由不屈的生命存在形态。听这样的课,老师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它给予学生的是生命的浸染、熏陶,这种生命化的教育的背后,是老师对学生传递着一种生命的承担意识,教会他们享受上课、享受学习、享受考试。

 

    二、桌对桌的的确确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

    最大的弊端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扭头看黑板);选一个志趣相投的,可能小动作会多一些、闲话多一些;选一个习惯相差甚远的,必然会影响好习惯的学生。

    

     承认学生差异,承认教师差异。所有的课堂模式都必须建立在为了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结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