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论调以颜色

(2012-10-16 10:12:08)
标签:

教育部网站

起跑线

指南

户外活动

教育

分类: 我的博文

      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论调以颜色

                                        文/张建新

   

     多年来,扭曲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天性、没有了学习兴趣、扼杀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提出,更是让苦不堪言的少儿的负担雪上加霜。

 

http://s15/bmiddle/5fb73e23t7ad0669a2fbe&690

 

    每个孩子都喜欢做梦,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新鲜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不受固有思想的束缚,敢想、敢做。但,“起跑线”上的挣扎,在学校、甚至幼儿园已经很难看到孩子们顽皮的言行举止和想象力和创造力火花的闪现。

    如今,教育部网站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

可谓,利国利民的大事、喜事。

 

    2012年10月1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
  
  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

  在拐带等公共事件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希望他们能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3-4岁的孩子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

  在关心尊重他人章节,要求4-5岁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

  《指南》认为孩子需要有初步的归属感。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

  在社会篇的章节中,对孩子与社会交流的能力提出要求。6岁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每天睡眠要达11到12小时

  在身心状况的标准中,《指南》对三个年龄阶段设定了不同的身高体重标准,比如3到4岁的男孩身高要达到94.9-111.7厘米,体重达到12.7-21.2公斤,女孩身高要达到94.1-111.3厘米,体重达到12.3-21.5公斤。

  如何让孩子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在教育建议中指出,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均衡搭配的食物,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还要注意提醒幼儿养成正确的体态,每年为幼儿进行体检。

  除了身体健康,情绪安定也非常重要,《指南》建议在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要斥责打骂,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等。

   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

  幼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篇里的重要内容,3-4岁的孩子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而到了5-6岁,即使换了新的幼儿园,也要能够较快适应。

  为了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指南》建议要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连续看电视不能超过30分钟

  《指南》为幼儿设定了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比如要每天按时睡觉起床,要多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不挑食。对孩子们最喜欢看的电视,提出3-4岁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4-5岁不超过20分钟,5-6岁不超过30分钟。

  建议孩子看电视要离电视3米远,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育的目标还有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5-6岁的孩子会根据冷热增减衣服,自己系鞋带等。

http://s8/bmiddle/5fb73e23tcc24076d2a47&690

    孩子天生就具有好奇心和创造性,行为和做事方式是与众不同的,这种好奇心、探究欲需要得到鼓励和保护。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每个孩子在“自然”中成为快乐的创造者和探索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