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忘我”而精彩
                                          文/张建新
 
     10月16日下午,我们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省市级学科带头人一行坐车前往堪称“教育大县”的——金太谷,参与晋中市第二轮第五学期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实验盟区活动。
http://s16/bmiddle/5fb73e23taf9d85284d8f&690
                        
 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金太谷
   
此次每个人的任务都有三项:1、讲课;2、讲座;3、集体备课
   
我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学科带头人,别无选择的是需要上“研究性学习”课,面对的是三、四年级不知道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小学生,更让我发懵的是我主要经历过初中阶段的教学,原来想的是给五年级的学生上,极限是四年级,出乎意料的是把三年级的学生“无情地”甩给了我。
   
尽管我负责高中、初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研工作。说实在的,作为教研员做个讲座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真刀真枪”面对小学生,的确和整天在一线摸爬滚打的教师不能相提并论。很显然,对我来说,是个不可小视的挑战——作为示范课、引领课。
                          
http://s1/bmiddle/5fb73e23taf9d8702a030&690                           曹家大院“绣楼”——庭院深深
http://s6/bmiddle/5fb73e23taf9d83dde125&690                             
“鼓楼”——太谷的“符号”
 
http://s7/bmiddle/5fb73e23taf9d867ccdf6&690      
   
在忐忑和渴望成功(成功——责无旁贷)的交织中,我急中生智,找到了应对策略:从“有法到无法”、从“有我到忘我”。
   
一、从“有法到无法”。紧紧围绕“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特点——一种学习方式、一种学习方法。由于没有预先和学生有任何的接触(我没有这个要求),所以不可能做到“了解学情”。
   
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只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这样无论是寻求“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还是探求“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都本着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讨论、自主得出结论的原则,想尽一切办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聪明才智,调动所有可能利用的解惑途径、方法资源,力求在问题选择、方法选择、结论形成等方面的多样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体会“发现”、体会“我能行”的乐趣,懂得“自我学习”,实现“每一个”的发展。
   
二、从“有我到忘我”。我们许多老师在上课特别是公开课时,大都不希望有过多的老师听课,更不希望有领导参与。他们往往在追求完美,生怕“演”砸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上课本来就是在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师生相长。
   
课堂上,追求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出彩”,教师变导师,让学生去表演,不是教师在“演”,教师只有把自己忘掉,全身心真正融入到“交流、互动、寻求”中,这节课一定会实现超越——超过原设计的所谓完美。
   
正所谓:旁观者清。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己,我非常重视听课教师对我表现的评价,希望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   
http://s14/bmiddle/5fb73e23taf9d83091f0d&690
http://s3/bmiddle/5fb73e23taf9d826741a2&690                       
太谷实验小学办公楼前的“百年老树”
http://s16/bmiddle/5fb73e23t77f62693487f&690
                                     感觉舒适、具有文化特色的教学楼
 http://s13/bmiddle/5fb73e23tb09658466a8c&690
http://s16/bmiddle/5fb73e23tb09659a9cebf&690
http://s16/bmiddle/5fb73e23tb0965c1f8d7f&690
    11月17号,晋中市教育局组织的学科带头人来我校传经送宝!我作为组织者非常荣幸地聆听了榆次区教研室张建新老师所作的讲座《最优化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对研究性学习真的是门外汉。但是,张老师以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引领所有听课教师享受了知识的乐趣。更令人惊奇的是他总是能从我们日常生活熟悉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就如他所说问题就在身边。 讲座既有理论指导,也有实际案例。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不仅了解到如何去发现问题,也知道了研究性学习有些什么课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怎样去解决问题,真是让在座的各位教师受益匪浅。
   
下午,张老师上了一节三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课上孩子们兴致很高。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掌握了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探究学习的重要性。老师们感触颇深。
   
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如果你研究它、投入它,就会有无穷的内容,就会有无尽的发挥的天地。
                                        
太谷实验小学教研室主任 成辉老师
http://s13/bmiddle/5fb73e23t780efeb8c92c&690
http://s15/bmiddle/5fb73e23taf9d85da0c8e&690
                              
太谷北洸乡北洸小学教学楼
 http://s8/bmiddle/5fb73e23tb0bbe0788a67&690
http://s13/bmiddle/5fb73e23tb0bbe0e490dc&690
http://s12/bmiddle/5fb73e23tb0bbe153582b&690
    
2011年10月18日,我们观摩了张建新老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又聆听了他的专题讲座《最优化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张老师平易近人的教态,娓娓道来的启发与诱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由不愿说到抢着说,课堂一改平日的死气沉沉。
   
尽管今天研究的主题学生并没有多少活动,比较单调、枯燥,但学生还是学的津津有味,效果很好。
   
专题报告中,张老师以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得给与会老师们介绍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研究性学习的课型分类,重点为我们讲述了问题发现课中选题的原则、选题的途径、选题的注意事项等。
   
张老师强调,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培养确实有用的下一代,必须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
   
活动前,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可以说是一头雾水,经过张老师的讲解已感茅塞顿开。
   
我们由衷地感谢张老师的辛勤劳动。
                              
              太谷中心校 
吕三青老师
http://s2/bmiddle/5fb73e23taf9d8790c9e1&690                                      
太谷明星小学校门
http://s2/bmiddle/5fb73e23taf9d8818dce1&690                            太谷明星小学具有鲜明校园文化特色的教学楼
  http://s12/bmiddle/5fb73e23tb0bbe3888e8b&690
http://s11/bmiddle/5fb73e23tb0bbe438cc9a&690
  
   
10月18日下午,我们听了来自榆次市教研室的市学科带头人——张建新老师的一节综合实践课和讲座,真是觉得受益匪浅。
   
张老师是山西省综合实践活动的领头羊。他从理论到实践,给我们做了示范,给我们综合实践课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知道了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最优化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实践和应用并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
   
这个活动真是我们广大教师迫切需求的“及时雨”。特别是张老师精彩的讲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久久难忘。张老师善于观察生活,是生活的有心人,他“随处看,随处想,随处记”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使我们真正感到“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发现资源的眼睛。”
   
如果我们做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在这片领域中取得应有的成绩。
 
                                                   太谷明星小学学科负责人  
吴萍老师
 
     
   
感悟:
   
1、“忘我”更精彩。当课堂上的师生都能“忘我”地融入发现、合作、探究、互动的情境中,学习就成为了“乐趣”,课堂就会更有效。
   
2、教学理念很重要。本次上课有两个班是城里的三年级学生,一个班农村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授课内容完全一样,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农村四年级的学生竟然没有城里三年级的学生会“发现关键词、整理语言、完整地表达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