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动手』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011-04-06 16:47:10)
标签:

动手

爱学

好学

会学

教育

分类: 我的博文

         『动手』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文/张建新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重视主动探究、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自主学习的积极学习方式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能力问题,能不能确实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能不能反映出综合实践课程的深度和有效性。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交流起来,怎样引导学生敢说、敢想、乐于接受,却非易事。作为教师有责任想办法去引导、激励、唤醒和鼓舞,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落实。实践证明,“动手”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一、做中学,让学生“心”动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喜欢拆玩具、捏泥巴、当家家以至于忘记了吃饭、忘记了时间,甚至忘记了睡觉,这样就是说,每个学生“玩”是天性,如果让他们去拆玩具、捏泥人他们一定兴趣盎然。兴趣的魔力是无法想象的,一旦萌发就会梦牵魂绕,就会一直激励他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理想走下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难点,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经历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制定计划——实施探究——展示交流五大步骤。我们深深懂得,如果我们习惯地按部就班的给学生指定一些课题来开展探究活动,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仅违背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而且,会大大挫伤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于是,我们在呵护“兴趣” 的前提下,举办一年一度的全区性“动手能力”现场展示活动,选择的主题紧紧抓住社会热点、公众焦点。比如,2006年活动主题是“保护动物,关注生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7年活动主题是“同是主人翁,携手迎奥运”;2008年活动主题是“科学防震  牵手未来”;2009年活动主题是“节能减排——我参与”;2010年活动主题是“低碳生活伴我成长”。

    “保护动物,关注生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活动主题的提出,是为了帮助中小学生全面、科学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能正确地处理这种关系,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养成节约利用自然资源的习惯,自觉地保护生态,善待生命和野生动植物,爱护自然环境,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树立起尊重自然、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

    活动内容包括,评选“保护野生动(植)物小卫士”、“生态学校”、“生态班级”;撰写探究论文、科学幻想绘画、摄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开展自选课题:濒危动物现状调查;我喜欢珍奇动物;我爱小狗;餐桌上的“野味”调查;宠物缘何成为“流浪者”等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设计了 “蜘蛛织网”、“虫虫漂流记”、“龟兔赛跑”、“螃蟹横行”、“南极来客”、“刺猬寻窝”、“百鸟朝凤”、 “青蛙捕食”等动手能力展示。旨在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自然而然地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在兴趣的驱使下,开展持续的探究活动。

比如:“南极来客”制作要求:1、命名独特。2、造型形象逼真。3、动作模仿憨态可掬。在这个“动物趣味赛”中,广大师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为了“独特”,为了“逼真”,为了“准确”,每个小组成员会自觉地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观察、访问、查找资料、调查;会主动承担收集废旧材料、借用工具的任务;每个小组成员都会自觉地拧成一股劲,为付出自己的智慧而兴奋、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而无悔。

    一位教师在赛场上感慨地对记者说:作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被我校师生在这次大赛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感动着、振奋着,我为我校有这样好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感到骄傲。在学校领导的热情支持下,我校师生投入积极的备战之中,特别是各年级动手实践项目,科技含量比较高,各班学生自发成立活动小组,动脑筋、想办法、查资料、请教科技老师,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试验做了一次又一次……。到了10月8日这天下午,初一年级“刺猬寻窝”的刺猬都整装待发了,初三年级现场制作的“百鸟朝凤”作品也初具规模。当时,初一“南极来客”项目还是一项空白, 91、93班的师生想尽一切办法,不负众望,在距离区里比赛还有两天的时间时,两个班的“南极来客”——企鹅终于造出来了,它们不仅形象憨态,逼真,而且还能跳优美的舞蹈呢!然而真是好事多磨,比赛前一天区里开赛前预备会时,指明“南极来客”不准用遥控器,而我校用的恰巧是遥控器,怎么办,是退出比赛还是重换机器人?93班的班主任李永鸿和同学们没有气馁,得到消息后,他们立刻把原来的机器人退掉,又挨门挨户地串商店寻找符合比赛规则的机器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理想的机器人终于找到了,而此时已到了晚上十点多了……
    兴趣爱好带来主动的学习,提供学生喜欢选择的学习方式,在愉悦的情绪中积极体验,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变“要我做”到“我要做”,学生成为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自然学生参与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得到唤醒也成为可能。

二、做中选,让学生“爱”起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许多的项目中,学生会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选择能合作的伙伴一起,在分工合作的情况下,开始实践、探索。“螃蟹横行”制作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有八条腿在运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项目,但是,参展的师生情绪高涨,通过无数次的动手实践,经历了认识—成功—失败—总结—再实践,终于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螃蟹横行”项目,强调学生自主完成设计过程,包括对问题的预测和想法,需要做什么实验,怎样做实验,交流互动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如何解决问题,怎样做好总结和记录等等,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和能动性。

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初二的“螃蟹横行”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虽经多方努力,仍不见成效,当得知88班李涛同学已有办法,但让螃蟹走起来需要12V的直流电机作动力,可是同学们跑了许多地方都买不到,正当一筹莫展时,我校张艳同学毅然把自己价值七百多元的电动汽车拿来,拆下里面的直流电机。为了使螃蟹能够让八条腿都懂起来,李涛和其他小组成员真可谓绞尽脑汁,并且牺牲了好几个星期天的时间,终于在比赛前一天晚上,螃蟹“横行”起来,当时,别提我们有多高兴了。
    正是由于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老师、学生、家长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使得我校在榆次区第二届动手能力展示大赛中取得可喜的成绩(尽管我们是一所农村中学),我校“刺猬寻窝”代表队——精灵宝宝以找到十四个乒乓球的骄人成绩独领风骚;我校“南极来客”代表队——极地之花,以憨态逼真的造型,优美的舞姿征服了裁判,征服了观众,名列该参赛组首位;我校的“螃蟹横行”代表队——无敌蟹将,以其逼真的形象,八条腿伸展自如、行动有序,在参赛组中十分抢眼,以至于晋中晚报的记者将镜头对准了它……

    同学们都认为这样的活动太有意思了,以后应该多搞一些,一年一次太少了,如果能一月一次就好了。

学生自主选择,家长参与选择,教师指导选择,管理保障选择……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作为学习的“研究”,在成长中体验快乐,在感悟中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参与程度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生对学科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用“心”所关注,用“心”施教。

三、做中研,让学生“学”起来

    2008年5月12日,在这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在四川省汶川县及其周边,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夺走了数万鲜活的生命。地震可以震毁我们的家园,却震不垮中华民族的脊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迅速打响了一场抗震救灾的全民战争,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壮歌……

(一)、面对灾难,如何学识地震?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三)、重建家园,如何防震?

    我们提出了“科学防震  牵手未来”活动主题。要求各校积极开展“如何防震;地震后如何自救;什么样的房屋防震性能好;灾后重建需要做什么……”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设计调查问卷、知识问答、防震自救宣传等活动,并撰写科学论文。

    此次动手展示活动主要任务是“建造防震房屋、架设防震桥梁”。利用硬纸板、笔杆、瓶盖这些生活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希望学校校园、创意桥、索桥、拱桥、梁桥、现代化生活小区、创意房屋、斜拉桥、悬索桥、高架桥、救助生命机器人等。

    一位现场采访的记者兴奋地说:这届动手能力展示活动要求以防震减灾,重建家园为核心,设计制作校园、桥梁、生活小区等建筑,要求具备防震、抗震、节能、环保等功能并充分体现科学性、新颖性、趣味性。在榆次二中展区,一座灯笼状框架结构、能够旋转的建筑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这座建筑每层的楼顶就是上一层的阳台花园,放眼望去满目绿色,每一个房间都能在旋转中充分享受光照,中间建有垂直楼梯,可以快速疏散,地基采用抗震设计,屋顶的太阳能系统,雨水收集净化系统,环保、节能效果明显,新型的光纤照明耗能极少,安全通道设计独特……这座集物理、化学、光学、电学、力学、等多种知识应用的作品出自四位初三学生之手,他们熟练地调试电路、安装设施,那神情极像一位真正的专家。制作这样一件作品,运用到的知识原理不仅有初、高中课本的,甚至还有一些课外的,师生们查资料,找原料,花费了大量课余时间,这些都激励着孩子们的不断钻研,自己去探索科学知识,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增长了多种能力。

    小学生的参赛热情更是令人感动,作品令人刮目相看,逸夫小学的“未来校园”模型造型新颖,功能齐全,集抗震、防水、防火、保温、环保、隔音、防腐与一体,学校的设计运用了许多当今建筑界的前沿技术,如运用消能器和缓冲器等技术,地震来临时就可以主动减消或耗掉地震能量,记忆金属技术能使地震时变形的建筑恢复原状。主教学楼地基部分采用防震万向轮和无限膨力弹性撑体,用来化解地震纵横多向的冲击力,楼两侧的逃生通道操作异常简便,只要摁下按扭,通道便迅速伸向操场,让人员迅速脱离险境。大胆想象、前沿科技的运用和人性化的设计使这座未来校园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经纬小学的“绿色校园”充分体现了节能这一点,楼顶利用太阳能发电,艺术楼上设计有风能发电机,建筑材料采用隔热装置,集热装置,如此多的节能装置使房屋的能耗大大降低。参与制作的老师还告诉记者,为了制作这个校园模型,学生们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很早开始就分头上网收集信息,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去地震局访问专家,遇到问题时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寻求提高团队活动有效性的途径。还学会了信息收集与处理,借鉴了日本这个地震多发国的防震经验,扩大了知识面,学会了学习。

    体验学习强调亲历亲为,亲身实践。“动手”活动设计目标的动作化、行为化、任务化,进一步建立规范了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究与观察、社会参与与服务、技术设计与制作、信息收集与处理、逻辑思维等的学习方式。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才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才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才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能力生根”过程的核心价值。

      摘自本人专著《唤醒思维——为每个聪明孩子成长为杰出人才奠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