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桐梓有条夜郎街

(2009-06-19 09:43:45)
标签:

休闲

分类: 看点

                   桐梓有条夜郎街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27/9F/B2/B2.jpg

    岁月的尘埃淹没了无数的历史痕迹,然而却难以抹灭一个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古夜郎国故地,当年李白流放过的地方——桐梓,虽经千百年的沧桑变迁,其源远流长的古夜郎文化与遗风从未断续,时至今天,这一文化与遗风仍在传承发扬。

 

 

    中国古代几千年漫长的文明史中,有一个曾存在于唐宋之间478年的夜郎县。这个夜郎县的境域在今贵州省桐梓县境中部,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夜郎县,也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后一个夜郎县。唐宋夜郎还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获罪流放至此,被文史界专家称之为“李白夜郎”。神秘的夜郎与“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李太白的结缘,怎不令人思驰神往?

    长时间来,史学界对于古夜郎国的属地、疆域疆界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有的说在黔之西,有的说在黔之中,有的甚至说在滇之东……无论史学家们怎样论辩,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中国的版图上,唯一传袭的以“夜郎”而冠名的地方只有桐梓。诸如古时定名的“夜郎坝”、“夜郎驿”、“夜郎箐”等,都记载着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典故与故事。当代亦不例外,为传承先人们的文化遗风,启迪今人与后来者,古夜郎人的后代在先祖开拓的疆土上又树建起更多与古夜郎文风相袭的物化载体,诸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建的“夜郎城”、“夜郎桥”、“夜郎街”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夜郎城”中的“夜郎街”了。

    “夜郎街”始建于1998年,为桐梓县城最大的步行街,街道宽敞明亮,地面用清一色的本地砂石条块铺砌而成。因砂石吸渗水性强,雨过即干,兼之砂石的摩擦力大,行人走在上面十分安稳,不会摔跟斗,故“夜郎街”又被戏称为“不会倒的街”。

    街口正门矗立着一道古朴典雅、气势恢宏的门坊,坊上“夜郎街”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格外显眼。透过门坊,映入眼帘的尽是朱楼紫阁、红榫白墙、琉璃飞檐,充满古夜郎情调的建筑群。

    这是一条集商贸、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街道,不论是四时八节还是春夏秋冬,或是天晴下雨落雪凝冻,夜郎街都热闹非凡。然而,最热闹的还是夜郎街的夜晚。每当华灯初上,整条街便沉浸在灯红酒绿、轻歌曼舞的氛围中。

    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夜郎街的小吃了。漫步街上,但见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吃,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诸如新疆的羊肉串,安徽的串串香,云南的过桥米线,重庆的麻辣火锅,贵阳的丝娃娃,还有本地的横四锅贴、恋爱豆腐、香辣烧烤……应有尽有,数不胜数。

    特别是盛夏酷暑之夜,夜郎街便成了人们消夏度暑的最佳场合。在清风明月中,一对对恋人,一双双伴侣,三三俩俩的外地游客,本地本方的三朋四友,都邀约在夜郎街秉烛把盏,舒心惬意地品味着天南海北的美食美味,其乐融融。直到晨曦初露,东方发白,才“个个扶得醉人归”。夜郎街,黔北的美食之街!

    为了追慕古圣先贤的遗风,桐梓人还在夜郎街上特地雕塑了一尊“太白邀月”的巨型砂石雕塑。雕塑栩栩如生,醉态可掬,颇具诗仙“斗酒诗百篇”的风韵。在夜郎国的故地,与诗仙李白共举杯邀月,真有发不尽的古思悠情,让人不得不醉倒在美轮美奂的美食之街。(文图/尤晓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