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失败变为财富——张小失文《第一个被录取的人》欣赏

(2009-05-31 19:55:07)
标签:

求职

暗线

洞察力

总裁

张小失

分类: 作品欣赏

            让失败变为财富——张小失文《第一个被录取的人》欣赏

    闲来无事,我又把张小失的《第一个被录取的人》看了一遍。这不止是第三次欣赏吧,或许是因为我是一个失败了一生,而又没有把失败转化为财富的人。

    这篇文章我很喜欢,琢磨着在这最后的一次失败中,可能不可能找到一点什么,把它留给后来人?

    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的根本区别在于,毫无疑问它是以胜利谢幕。而屡战屡败则还有一种可能的结果:潦倒一生。写到这里,我还没拿定主意,我该把这篇文章当作文学作品去欣赏,还是当作人生经验去研究?把它作为文学作品去欣赏,前面说的既不成了废话?把它作为人生经验去研究,可又舍不下这篇文章熠熠闪光的艺术魅力。而我又不想写两篇文章。

    我突发奇想,试试吃一次螃蟹——把它们二者杂糅而谈,看看结果如何。当然是以文学欣赏为主了。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31岁男子应聘时,在第一轮就被淘汰,硬闯进第四轮参加最后面试,以11年失败经验赢得主考颔首,第一个被录用的过程。一波三折,曲径通幽,引人入胜。

    昨天(2009年5月30日),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台商故事》播送的《穷孩子变富翁》中,变成富翁的穷孩子张国钦说:“平时点滴的积累,是迈向成功的前提。”这当然包括经验的积累了。张小失文章中的应聘男子,用11年拼搏换得18家公司的失败经验的积累,赢得了应聘的成功,这说明了失败的经验积累,比一般的成功经验更能培养、锻炼人们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文章是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揭示这一主题的。

    明线是这个已经被淘汰的男子在最后面试步步为营,赢得成功,这个过程是一波三折的。  

    总裁发现多了一个考生,问:“谁不是应聘的?”当然没有,只有一个第一轮就被淘汰了的男子:“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文章奇峰突起——还有这样不知进退的人?

    “你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很合理,却不好回答。男子坦然相告:“我掌握了很多财富,我本人就是财富。”避实就虚,推销自己,吊起胃口。

    “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平淡无奇,与那么多高学历、多证书多应试者相比,简直是鸡立鹤群。这时笔锋突转“但我有11年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供过职……”貌似这男子频频跳槽,或许无能,却抑中寓扬,暗含杀机。总裁认为:“先后跳槽18家公司,太令人吃惊了。我不欣赏。”眼见得“山重水复疑无路”,男子该如何应对?把人的胃口吊起来了。

    “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天生一个倒霉蛋。可男子很自信:“相反,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财富!”让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公司倒闭,怎么成了你的财富?

     在挽救那18家公司的过程中,“从那些公司的错误和失败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当然宝贵——编者),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和失败!”似为奇诡之谈,细品一下,颇有道理。

    男子离开座位——怎么,准备退场,宣告失败?这是一记重击:“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与其用11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时间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的成功经验很难成为我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却是。”

    男子再退,就要出门了,忽然回头一枚重磅炸弹,振聋发聩“这11年经历的18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敏锐的洞察力,举个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拉出了完整的暗线——着笔不多的倒茶老头是主考官。

    “很好,你第一个被录取了,因为我急于知道——我的表演为何失败。”是调侃?不,是欣赏、认可!

    至此,暗线已明,文中只有三处轻描淡写之笔:

    “在场的人都笑了,”轻轻地点过:“包括门口闲看的老头子”——“闲看”?闲笔不闲啊!

    在男子说到18家公司的失败经历成了他的财富时,“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了进来,给总裁倒茶。”他是不是想知道:失败怎么成了财富?第一次的“闲看”,这一次的“倒茶”好隽永、绵长的茶味儿!这是第二处“闲笔”。

    最后,重锤落下:“你第一个被录取了。”这笔是重彩杀青!

    多么无懈可击的妙文,我推荐给朋友们。我以为于人生,于为文不无有益。

 

附录:张小失《第一个被录取的人》原文 

 

第一个被录取的人(作者:张小失)
第一个被录取的人(非常职场)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其中多为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6个。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将会出现十分“残酷”的场面。 
  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出现了12个考生。总裁问:“谁不是应聘的?”坐在最后一排最右边的一个男子站起来说:“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 
  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闲看的一个老头。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有什么意义呢?”男子说:“我掌握了很多财富,我本人即是财富。” 
  大家又一次笑得很开心,觉得此人不是太狂妄,就是脑子有毛病。男子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1年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你的学历、职称都不算高,工作11年倒是很不错,但先后跳槽18家公司,太令人吃惊了。我不欣赏。” 
  男子站起身说:“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倒霉蛋!”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财富!我不倒霉,我只有31岁。”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走进来给总裁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虽然不成功,但我从那些公司的错误与失败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男子离开座位,一边转身一边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同。与其用11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 
  男子就要出门了,忽然又回过头说:“这11年经历的18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全场11个考生哗然,惊愕地盯着倒茶的老头。那老头笑了:“很好!你第一个被录取了,因为我急于知道———我的表演为何失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