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南老酒见闻录(30)歌酒家家花处处纷纷醉舞踏衣裳

(2024-02-07 21:07:44)
标签:

大连瓦房店

老狼历史

梁迎春

文化

分类: 辽南老酒见闻录
辽南老酒见闻录(30)歌酒家家花处处纷纷醉舞踏衣裳

辽南老酒见闻录(30)歌酒家家花处处  纷纷醉舞踏衣裳
    文/老狼
    唐朝鼎盛时期,万邦来朝啊,当时的歌舞,也代表了盛唐时期的最高水准。我时常想,随着歌舞的发展,酒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唐太宗李世民,打下了大唐江山,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在接受突厥的纳贡时,胡人的歌舞也随之进入唐朝。这些起源于北朝俗乐歌舞,第一次与唐朝本地的送酒歌舞相融合,李世民下令归纳整理,后来定名为著辞歌舞。而当时的送酒歌舞无非是用于应酬、庆典之类的音乐舞蹈,李世民不但在乐舞艺术上有所创新,更重视对原汁原味的西域乐舞精髓的直接吸纳。著辞歌舞在唐代广泛流传,影响了所有酒令曲。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唐高宗李治即位。李治此人碌碌无为,真正将李世民整理的歌舞,继承下来的是武则天。武则天随着权力的扩张,歌舞文化也随之发展,但是武则天不喜欢掺杂了胡乐的著辞歌舞,可是著辞歌舞呢,在民间又流传广泛。武则天登基后,将宫廷歌舞分为两类,一种是艺术观赏性质的酒筵歌舞,其内容主要是曲子歌唱和曲子舞蹈。另一种是酒筵游戏性质的送酒歌舞,其歌词大都是即兴创作的作品,劝酒词、酒令曲的艺术风格,偏向于歌舞艺术。
    可以说,酒筵歌舞比较正规,这边吃着酒宴,这边欣赏歌舞。而送酒歌舞,则比较浪漫了。一人劝酒,数十个歌女唱歌跳舞;而送酒歌舞是相互酬答的,歌舞须同一调;那么,歌唱的一定要依调著辞,这样潜在地将酒文化推向了高潮。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武则天对酒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对唐代歌舞的推进是深远的。
    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她的次子李显曾经两度登基,但都是没做几天,四子李旦做了几天皇帝后,主动让位给三儿子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很有魄力,他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当时酒筵歌舞便遍布城乡,呈现出空前的盛况。正所谓是“处处闻管弦,无非送歌声,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这是何等的酣歌醉舞的景象啊,此时的大唐歌舞以傲慢的姿态,引领了一系列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酒文化也在迎接着那个时代多元文化的挑战,并充分吸收其中精华。
    当年的草圣张旭,就是观看了第一舞人公孙大娘的剑器之舞,茅塞顿开,成就了落笔走龙蛇的绝世书法。
    可惜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他开始唐朝走向下坡路了,即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唐朝歌舞也随之走向了衰微,随之相伴的还有酒文化。梦回大唐啊,早已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但犹可看到这一光亮的落日余晖。我似乎闻到了扑鼻而来的醇美酒香,看到了酒和歌舞相伴、衣袂飘飘的空前盛况,歌酒家家花处处,纷纷醉舞踏衣裳......。
辽南老酒见闻录(30)歌酒家家花处处纷纷醉舞踏衣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