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作家书法家张国巨:一天不写字就没法活了

标签:
大连瓦房店老狼历史梁迎春文化 |
分类: 老狼散文 |

说实在话,张国巨的《张国巨小说报告文学选》,1994年出版的,我还真没读过。那个时候,我正痴迷汪国真、三毛、席慕容,对小说和报告文学,没有多大兴趣。为此,我还写下了不少诗歌。孤独的风,流浪的云,漂泊的雨,都会感动的我稀里哗啦。如今,回头看看那些所谓的处女作,又是多么的幼稚,很像是儿歌。
从北上求学,到参加工作,一直到退休,甚至到现在,张国巨都认为写字和劳动,是很温馨的事情。儿时就跟爷爷学写字,临摹柳公权的字,诗歌能上校刊,在之后能上文学期刊,出版文集。工作之余,写写字,上山参加劳动,都是张国巨热衷的事情,其中的快乐,只有投入进去,才能体会的到。
而张国巨在这个过程中,乐此不彼,始终充满着憧憬。张老的一些文章,刊发在《深阅读》上。侯德云老师,应该是除了张老的女儿之外的第一读者。相信侯老师也会被触动的,张国巨非常喜欢手写,这是作品之外的情愫,亲切又宽厚。
或许文人都性情,都有点精神病吧。这边读张国巨的报告文学,这边读宁春强老师的小说,我都会中毒。明知小说是虚构的,却感觉是真实发生的,又挺新鲜的事。为之愤慨,为之叹息,为之叫好。几天不读宁老师的小说,就感觉少点什么。
张国巨认为,中国书法的写法,其实是千古不变。不学甲骨文,不会写书法,体会不到捉笔代刀的意境。笔的力量在哪里呢,到了写甲骨文的时候,才真正领悟到中国书法的奥秘。
《当代书法难觅文化大师》,洋洋洒洒的五千字,刊发在《书法导报》上。张国巨就是在写自己,所见,所想,所经历的,深刻入骨。《创新是文学的原动力》,也是在写自己,写原生态触感。没有汉字,还有书法吗?书法就是文字的载体,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软笔的绝妙,难以驾驭,表现力极强。当你掌握它的变化的时候,才可见笔力,表现力才能丰富多彩,展现出艺术美。
张国巨的书法作品,经常发在头条上,问我:“关注,加个关注,互相关注,都是什么意思呢?”张老不会操作,就会拍张图片上传,还是他女儿教他的。张老也不管这些,有多少粉丝也不管,自得其乐。这种心境,这种心定,这种精神上的需求,已经充满他的世界。
前一篇:果酒过了保质期,还能喝吗
后一篇:大连瓦房店:老宋的小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