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老狼
作家老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389
  • 关注人气:39,6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美文化:一身正气浑不怕

(2017-12-24 09:58:01)
标签:

辽宁梁迎春

历史文化

生活健康

老狼老酒

分类: 老狼报刊杂志获奖作品
扬美文化2017年第12期第3版:一身正气浑不怕
扬美文化:一身正气浑不怕

扬美文化:一身正气浑不怕

扬美文化:一身正气浑不怕

扬美文化:一身正气浑不怕


      一身正气浑不怕
  
          梁迎春

  小时候读过很多的古典书籍,之乎者也的,根植在我儿时的思想当中有不少。但是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宋定伯捉鬼》的故事,那时刚刚识字,对古文没有多大的兴趣,再说也看不懂啊。但是在父母的解释下,宋定伯做鬼的画面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眼前。鬼不可怕,一旦遇到鬼,敢于斗争的心态,一直在影响着我。以至于整个少年时代,我一人上下学,从不用家人接送。那时停电是经常的事情,大冬天的,摸黑一人走路去学校,四十分钟的路程,路边还有座坟,可我从来没害怕过,到了学校还要点半个小时左右的煤油灯或者蜡烛,天才放亮。但是出于对这个捉鬼故事的喜欢,我由此喜欢上了古代小说戏剧等,也从那时起阅读了大量的古代书籍,真的感谢这本书的作者,东晋干宝同志。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再读这篇小说,又是另一番感慨。
  故事出自《搜神记》,是我国现存较早的民间搜集来的神话传说故事。故事一开头,读起来就感觉很轻松,月明风清的夜晚,宋定伯与鬼意外邂逅。“我是鬼”,“我也是鬼”,作者想象力之丰富,人与鬼之间开诚布公的交谈实属罕见,也拉开了文章的序幕,为下文一系列的人与鬼的斗争,埋下伏笔。他们一路行走,鬼也曾怀疑宋定伯的身份,但是宋定伯的回答,我是新鬼。沉着冷静之中回答的合情合理。在取得了鬼的信任之后,紧接着宋定伯设计,很谦虚的讨教新鬼有何畏忌。途中遇到了水,鬼趟过去,没有声音,而宋定伯有声。这也再度惊起了鬼的警觉,但是宋定伯的回答语气谦和,不要怪我,起到了麻痹鬼的作用。快到集市的时候,就立即把鬼背在肩上,鬼发现上当,大声疾呼,但为时已晚,放在地上化为一只羊,担心鬼再有变化唾之,顺利卖了转身离去。
  其实文章从开头遇见鬼,到后来的捉鬼、卖鬼,处处引人入胜,情节曲折且张弛有度。鬼体现出了善良的一面,相反也体现出了人的虚伪的一面。撒谎且心怀叵测,溜须拍马、阿谀逢迎的姿态,体现的淋漓尽致。双方一路相互依偎,你背我一段路,我背你一段路,表面上都相处得很和谐,幽默富有情趣。故事中不见那种阴森森、惊心肉跳的场面,也反映出了广大人民的思想和愿望,这也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
  这篇两千年前的古代小说,在如今的生活中,对我们仍具有指导意义。大家都知道世上没有鬼,故事是荒诞的,但是古代民间有人相信有鬼,而且遇鬼不怕鬼,趁着冷静地与鬼斗智斗勇,最后还把鬼卖了,得钱一千五百文。诙谐细致的描写手法,虽然有过多神异的色彩,但是文中所反映出来的主题思想,却是与封建迷信对立的,值得我们借鉴。
  现在有很多人,在现实生活当中,自己吓唬自己的大有人在,如果都能像宋定伯那样浑身是胆,又哪来的妖魔鬼怪?还有很多的人思想迷茫,找不到人生的坐标,不惜花重金请“大神”或者“大仙”算命。更有甚者,连婚姻择偶、前途事业都要算一算,真是庸人自扰,实际上就是愚昧!封建迷信思想在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其实人汇聚了天地之间的灵气,何惧鬼神一说!再说了根本就没有鬼的存在,这个“愚”字实际上就是心魔!那些心怀鬼胎、鬼鬼祟祟、鬼头鬼脑的人,都把这个“鬼”字去掉吧,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吧!一身正气有多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