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教育报:鲁迅心中有座“桃花源”

(2017-09-21 09:21:35)
标签:

陈年老酒

大连作家

历史文化

辽宁梁迎春

生活健康

分类: 老狼报刊杂志获奖作品
现代教育报2017年9月18日第A14版:鲁迅心中有座“桃花源”
现代教育报:鲁迅心中有座“桃花源”

http://58.128.228.214/epaper/xdjyb/2017/09/18/A14/story/382106.shtml

 鲁迅心中有座“桃花源”

  2017-09-1810:28:07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优美文字描绘的桃花源让人向往。品读文坛泰斗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发现这位被称为“民主战士”的人,其实心中也常驻一座“桃花源”。
  鲁迅先生在《隐士》一文中说,凡是有名的隐士,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倘不然,朝砍柴,昼耕田,晚浇菜,夜织屦,又哪有吸烟品茗,吟诗作文的闲暇呢?陶渊明的“闲情逸志”,其实是因为他心中有座“桃花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文中处处带有先生的童年印记,他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家乡,可见心中对质朴的农村风格充满了向往。百草园就是鲁迅心中的“桃花源”,陶渊明可以辞官归里,与夫人安贫乐贱,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鲁迅何尝不向往美好生活啊?只是那一腔爱国之心,让他“弃医从文”,将自己的“桃花源”放在心里,以笔做武器,站在了文学阵地的前沿。
  1935年,朱光潜在《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文中说:“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却认为,“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悠然见南山’之外,还有‘精卫衔草木,将以填苍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他并未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正是一个。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在鲁迅先生看来,陶渊明虽为隐士,但是他的诗没有做到真正的隐”,“纷纷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在丘。”陶渊明与鲁迅,虽然时代不同,但都有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鲁迅先生心中也有一座“桃花源”,天下太平,或许才是鲁迅先生真正的愿望。
  □文/梁迎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