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巧治口腔溃疡
(2016-03-11 01:30:38)
标签:
健康科普辽宁梁迎春文化历史 |
分类: 老狼百病论治 |
耳针巧治口腔溃疡
文/梁迎春
笔者从医十七年,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147例,患者年龄从五、六岁幼儿至七、八十岁老翁。我根据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症状,将复发性口腔溃疡分为四种类型,即外感时毒、肝火上亢、肝郁脾虚、心肾阴虚。采用耳针分型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率为100%,多数首次治疗即可止痛,3-5次痊愈。现将临床经验略述如下,望同行借鉴。
中医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情志劳倦,热毒火毒有关,属于“口疳”病范畴,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口腔粘膜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略多于男性。耳与经络关系密切,手足六条阳经都入耳,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耳相联系。
耳也与五脏的生理功能相互联系。耳为心、肺之外侯,听力下降则预示着心脏病的发生,可见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或条段样改变;肝胆火旺则见耳朵红肿流脓、生暗疮痘痘;若是有灰黄或者暗灰色的点状、片状,那就是脾胃消化系统不良;而肾气衰弱、阳气不足,耳朵则见淡白色。
一、外感时毒型
主症:溃疡多在外感后1-2天发生。初起口腔粘膜充血,红肿微痛,继则在舌尖或唇内出现小的红点或小疮疹,一天后疮疹破溃,呈圆形,表浅,微痛,周界清楚。
治疗:针神门、口、舌、交感穴。
二、肝火上亢型
主症:舌尖及舌的边缘常见2-3个溃疡面,色红赤,呈圆形或椭圆形,略凹陷,周围充血,有灼热痛感。临床常见易怒、肋痛、失眠多梦,便秘尿赤等症。
治疗:针口、舌、心、肝、小肠穴。
三、肝郁脾虚型
主症:溃疡部位多在舌边缘或口低部,充血轻,色淡红,数量3-5个,溃疡面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水肿明显,接触食物甚痛。临床常见纳食减少,胸肋胀痛,大便不调等。
治疗:针口、舌、肝、脾、胃、大肠穴。
四、心肾阴虚型
主症:溃疡部位以舌、唇、颊和齿龈各部为多见,色鲜红,数量3-5个,形状不定,大小不等,溃疡面较深且内陷,表面有黄色纤维膜覆盖,灼痛。临床常有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咽干、耳鸣、腰腿酸软等症。
治疗:针口、舌、心、肾、交感,肾上腺穴。
前一篇:肩关节粘连的预防手法
后一篇:大众卫生报:针刺百会治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