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递爱心 收获幸福
——记大连海洋大学周贺炎发起向青海循化县募捐济贫物资活动
文/梁迎春
这是一个有爱的女孩,这是一群有志的青年,愿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笔者最初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向青海循化县募捐济贫物资活动。第一感觉是不怎么相信,因为这活动背后不存在任何慈善组织,仅由个人发起,而且发起人是名学生。可我更多的还是被这件事感动了,决定将自己的衣服捐出去,由此联系发起人周贺炎。
周贺炎,大连海洋大学一名大学生,电话里听她的声音非常友善,募捐物资完全是出于爱心,只收衣物,不收钱,也不拉赞助。
微信上我们聊了很多,我看到一个二十几岁女孩子少有的坚强同时,更是看到了她的爱心无限。“你应该庆幸你的低谷是在年轻的时候,我曾经这样对自己说,也对深处低谷的你说。
”在她的微信上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疼了一下,她做这件事是在传递爱心,收获幸福,可背后,又会有多少人怀疑,不理解呢?






问:你发起募捐济贫物资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周贺炎:
2012年,妈妈病重,当时我还在学校读书,可不得不离开学校带着妈妈四处求医。历经千辛后于八月份在北京301医院手术,切除肿瘤后需要继续服药控制病情。我听好友说起神奇的藏药或许会对病情有帮助,于是在妈妈出院不久,我就带着她奔赴青藏高原求医问药。这是我第一次到青海,带着身体虚弱的妈妈。
踏上青藏这一路,我虔诚拜佛,祈求妈妈身体健康。踏上青藏这一路,我见到淳朴善良的藏民,他们过着艰难贫穷的生活。慈悲的僧人带路,终于找到了当地医术高明的藏医。妈妈是个有福之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现如今她依然病情稳定、心态乐观。
回家后,我把家里旧衣服打包,寄给村子里的藏民,这是我第一次往那里邮寄东西。
问:你最牵挂青海循化县的是什么?
周贺炎:青藏高原的圣洁时时刻刻环绕着我,去年我开始试着画佛像,这是我到热贡的的缘起。青海省热贡—唐卡之乡,那里的僧人大部分都是修行绘画唐卡佛像。年初,我独自一人到了那里,想要学习画佛。之后,有缘结识了循化县的一位伟大女人杨毛吉,青海循化县强宁村一位女老师,自己靠小卖铺支撑起爱心小学。第一次看见那小院子,我就已泪流满面,我没见过条件如此差的学校,白天便于省电孩子们在外面学习,小脸冻的通红。我们城市长大的孩子谁曾见过,两只脚穿着不一样的鞋的小孩,脸上却是最纯真的笑容。我深深地为之震撼,我们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应该知道这些,应该更加懂得珍惜这幸福的生活。
问:向青海循化县募捐济贫物资,很多人响应吗?
周贺炎:2014年末,我在学校号召募捐旧衣物,将信息发到微信朋友圈:“高原上的村民和孩子们,急缺过冬物资,希望大家整理衣物时,挑出不想要的衣物,或者买一些日用品,取暖用品送给他们。给予爱,收获爱,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我愿承担邮费帮大家把物资邮寄到山区。”
消息发出后很多同学响应,并转发朋友圈。因大学校园的同学们来自天南海北,消息在网络扩散后,天南海北的人都打来电话给我。当然有很多人不相信,抱着怀疑态度询问,我相信能够关注这件事的人出发点都是好的,我愿意耐心解答、尽量说清楚。一定是有过太多虚假的募捐消息,才会让大家心生怀疑,可我相信善念就像一只蜡烛,总能照破黑暗。我做这件事很简单,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别人。我相信,有缘自来。
这是我的个人行为,没有任何组织和利益,收获的也只有爱。


















后记:向青海循化县募捐济贫物资活动,一直在继续。周贺炎准备年后还去青海,爱心路上,她选择坚持,她并不孤单,我们与你同在。(瓦房店报特约记者梁迎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