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的高度——读侯德云《寂寞的书》

(2014-10-30 20:11:05)
标签:

辽宁梁迎春

老狼杂文

书评

分类: 老狼杂文
              书的高度——读侯德云《寂寞的书》

 
 
 
 
                    书的高度

              ——读侯德云《寂寞的书》

                    文/梁迎春 
  
  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很是纳闷:寂寞的书?但转念一想,世间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也是有相对性的,寂寞的同时也必是鲜活的。这种悲壮会来自于书?可见作者对书的理解必有独到的眼光,其读书、写书的经验和见解,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在书的横竖长短之外,又会看到书怎样的高度?

   与侯德云老师最初相识在博客里,网络让我们有了文字上的沟通。早些年就听说过侯德云的名字,但没读过他的书。博客上的文字交流,实际上就是在品读侯老师的文章,他的文章耐品,很多的语句都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读,否则读不懂。细品之后,才发现侯老师的文章确有深度,尤其是小小说,峰回路转后的深刻,让读者牢牢地记住了生活中的某个瞬间、感悟,寄托或蕴含的意思。我在心里赞他为大师级的作家,以至于今年有缘见面,我也是这么直呼他的。
  有一种书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读一本寂寞的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两颗寂寞的心,有时能在寂寞中,碰撞出一点火星来,多好!这段话摘自《寂寞的书》。
  侯德云认为,古人的笔记之类,如《东坡志林》、《陶庵梦忆》等等,大多都是寂寞的书。他尤其喜欢《徒然草》,认为是一本智慧的书。同时也在叹息,当代作家名下,很难找到一本寂寞的书,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不惭,非常喜欢读唐代笔记小说,为研究唐朝,写下了二百多篇关于唐朝的文章。那些古人笔记提供了大量的,有据可查的史料。昔日大唐的辉煌之所以能呈现在我眼前,一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了侯德云所说的寂寞的书。
  我能理解侯老师的心情,当代作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多写的都是功利的文字,鲜有随手而来的文字问世,因为经过加工之后,已经面目全非了,已经背离了作者的本意。这种书或许会是畅销的书,但却不是寂寞的书,经不住时间的沉淀,历史的沉淀,终究会淹没在泥土里,寻也寻不见。侯老师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庆幸自己小时候读了很多的先秦散文,戏剧小说。这些寂寞的书是纯粹的,没有披戴任何光环的,带着古人的智慧和泥土芳香,在同我们交流。
  在《寂寞的书》中,有一篇《不言之妙》和《言外之意》,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不言之妙》里面引用了孙犁文中的故事,两个女人对孙犁的藏书的不同看法,一个是随意处理掉,而另一个是任着孙犁的性子,从不去动他的书。大家都知道,酷爱写作之人,必是喜欢读书之人,爱书之人。孙犁虽然对两个女人没有喜形于色,但文中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言外之意》引用的是汪曾祺关于画眉鸟的故事,本意是要把事情说清楚,但却“别有用心”,这种氛围往往是受环境影响的。侯德云也认为写作要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并能做到唇齿留香,才有味道。鲁迅在他的作品《故乡》中留下的悬案,到底谁是把碗碟藏到灰堆里的小偷?令我记忆犹新,我曾经几夜辗转反复思索这个问题,最终才有了定论。如此看来,侯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啊,这种寂寞的滋味,又有几人能品味得到呢。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共鸣,并将之应用到写作当中去。
   侯德云是寂寞的,他所著的《寂寞的书》也是寂寞的。在陌上花开的季节,他坐在窗前看着夕阳,突然眼前的草地上跳出来一个古人来,是一个叫钱具美的目不知书的武夫。侯老师已经沉醉在陌上花开的境界里了,那些真情实录给侯老师带来的伤感,又何止是一往情深?他完完全全地走进了钱具美的心里,此时他不知道是他自己,还是古人钱具美?庄公梦蝶,向往的是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而侯德云梦醒之后,却想到了写作下笔,真是一句万言,怎么能不谨慎呢。能做到勇于担当,是真的难能可贵,高出庄公的快乐悠然。可见作家的责任和使命。如今的时代,像侯德云这样的作家不多了。
  若问书的高度,其实就是思想的高度,灵魂的高度。犹如高处不胜寒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孤独和寂寞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当然,书的种类很多,但都离不开文学的底蕴,而文学的源头来自于民间。
  《寂寞的书》,好像是千呼万唤写出来的......。


                                                                                     2014年10月3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