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应该注意什么
(2013-07-04 23:21:04)
标签:
老狼百病论治文化 |
分类: 老狼百病论治 |
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人对小儿推拿疗法持有怀疑的态度,这其中的原因有多方面。患儿表达不清楚,父母说不明病情,操作者不专业,不能辩证选用穴位与手法等,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那么,小儿推拿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要求医者技术熟练是很关键的,非专业人士不宜在家自行操作。在推拿顺序、推拿时间、选取的穴位,以及推拿配用的介质,不宜推拿的部位都要注意。医者要有耐心细心,态度和蔼,认真操作。手指甲必须修剪圆滑,以免触伤患儿皮肤。推拿手法要轻柔平稳,力度均匀,刚柔并济。天气寒冷时,应先将手搓热方可操作。环境要安静,室内空气要流通,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可过冷或过热。
推拿的顺序,在临床上一般有三种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如先推头面部穴位,依次推上肢、胸腹、腰背、下肢等穴位;还可先推主穴,后推配穴;也可先推配穴,后推主穴。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强刺激手法应最后操作,以免刺激患儿哭闹,影响操作进行和治疗效果。
推拿的时间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的轻重、体制的强弱而定。一般婴幼儿治疗一次,5-10分钟为宜。若年龄大,病变部位多,时间可适当延长至15-20分钟。一般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若是急性病如高热等,每日可推拿两次,4-6次为一疗程。可连续治疗,也可休息2-3天后,进行下一疗程。
上肢部穴位,一般只推左侧,无男女之分,如五经穴、八卦、小天心等;其他部位一般用双穴,如太阳、迎香、乳香、天枢、脾俞、足三里、涌泉等。患儿骨折、皮肤病、出血等部位不宜推拿。
推拿治疗时还需配用一些介质,其目的是润滑患儿皮肤,防止擦伤,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介质有滑石粉、薄荷水、姜水、葱水、鸡蛋清、麻油、冬青油。也可将冬青油与凡士林、薄荷油配成混合液,但要注意配制比例。
小儿推拿疗法的治疗范围很广,可涉及内、外、五官、神经、骨伤科等病症,具有经济简便,患儿易于接受,且疗效显著,提高免疫力。只要技术熟练,且能辨证选用穴位与手法,态度和蔼,耐心细致操作,均有独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