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走进武则天文化 |
分类: 走进武则天 |
走进武则天(50)
在中国文学史和山水诗派的发展史上,晋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功不可没,是他促进了山水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谢灵运的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被后世誉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就连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奇的是谢灵运长了一把燕颔虎须,使他须髯若神的言举,更为儒雅风趣,气宇轩昂。不想他的这把帅呆了的胡须,竟被二百多年后唐朝的安乐公主给毁掉了,历史真是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这其中的缘由究竟为何呢?
文人多坎坷,年少时的谢灵运就已经声名远播,其诗作之美被广为颂扬。二十岁的时候,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后任太尉参军、中书侍郎等职,这段时间是谢灵运人生最风光的时间段。他的好光景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开始走下坡路,先被降谢封爵为康乐侯,改食邑为五百户,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后谢灵运又被降为永嘉太守。虽然谢灵运屡被降职,但是他持才傲物,他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才共有一石,建安诗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余下一斗由自古以来及现在的闻名之人共分。”能说出这样的狂语,足见谢灵运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仕途上人格却被扭曲,不但不被朝廷器重,反而屡遭排挤,谢灵运也无心打理政务,称病辞官。由于谢灵运的名气较大,封建帝王为了巩固其政权,对谢氏大家族采取笼络政策,谢灵运又被征召为秘书监撰修晋史,后出任临川内史。但是大诗人谢灵运的心已经陶醉在深山幽谷,经常和朋友去探奇觅胜。因不理政事被地方官员纠弹,谢灵运把这些吏员扣押起来,并赋诗一首以鸣不平,“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就是这首诗惹了大祸,他将刘宋王朝比作暴秦政权,并以张良、鲁仲连自比,暗示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结果被判免死流放广州,可是刚到广州,又诬他犯下新的叛逆罪,朝廷的公文命令将他就地正法。威慑文坛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在四十九岁时被当街斩首,震惊了广州城,文坛上可爱的写手谢灵运就此烟消玉损。
大诗人死了,但是他的诗风傲骨长存,就连他的胡须都留下一段美丽的传说。来龙去脉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让人不得不信。说是南朝美文写手谢灵运长了一把很长很帅的胡子,三绺长须飘拂胸前,就跟美髯公关云长似的。当时有家寺庙正在塑佛教人物维摩诘居士的像,急需一把胡子,而谢灵运刚好信佛,就把胡子割下来,给了那家寺庙。谢灵运是文坛大腕,赫赫有名,他的胡子粘在维摩诘的塑像上,那尊塑像也跟着声名大振起来,香火不断,香客如云。这段传说可靠吗,谢灵运的才华卓尔不群,就连他的胡须都有这么大的魅力?
事实上,这段传说有资料可查,被唐朝时的安乐公主验证了。在《太平广记》里面记载说,唐中宗李显在位时,安乐公主权倾一时,荒淫纵乐无度。时逢宫中斗草会的那一天,也就是当年的五月初五,民间游戏在宫中照样盛行,搜集比斗的物件品种真是绞尽了脑汁。安乐公主一向是争强好胜,不甘落后与别人,她忽然想到了一件东西,那就是长安泥恒寺里维摩诘佛像的胡须。这尊佛像的胡须可不是泥塑的,而是晋朝名人谢灵运的被处死之前,亲手剪下赠予寺院的。由于人们对谢灵运的崇拜,这尊佛像被天下人视为奇珍的宝物,不光是善信男女,就连世间的文人墨客、乡间野老都因为谢灵运的胡须而景仰不已。
安乐公主能盯上这件稀世之物,真是煞费苦心。在繁华威严的皇宫竟能上演如此荒诞的闹剧,是不是在预示着大唐的气数已尽了呢。安乐公主既然想到了这件宝贝,一不做二不休,立即派人去剪了一绺胡须来,而且担心斗草的对手们也想到这件稀物,她干脆让人把剩下的胡须全部毁掉。一度被称作稀世的宝物,谢灵运的胡须就此毁去,只换得了安乐公主一场斗草会的小胜。
原名李裹儿的安乐公主,是李显被放逐的途中与韦氏生下的女儿,连一件包裹的被毡都没有,是李显痛苦的将身上的衣服脱了下来,将冻得发紫的女儿裹在里面。谁也不会料到,得势之后的安乐公主,荒淫纵乐无度,一心要效仿武则天做皇帝,竟与母亲韦皇后秘谋毒死父亲李显,但篡位活动终未成功。单从安乐公主斗草会毁掉谢灵运的胡须一事来看,李显对于女儿太过于宠爱了,这种爱让安乐公主肆无忌惮,完全没有了理智。都说惯子如杀子,但若是圣恩眷宠,那岂不是祸国殃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