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2012-08-23 16:02:09)
标签:
老狼百病论治文化 |
分类: 老狼百病论治 |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年龄较高,一般在50-60岁。病因多由颈椎骨赘向侧方压迫椎动脉,导致动脉硬化。椎间盘变薄也可使血管发生迂曲,横突间又限制了椎动脉的移动,当颈椎位置改变时使血管回流受阻引起脑缺血。按摩手法能使移位的骨赘瞬间复位,并能舒经通络,解除肌肉痉挛,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见的症状有,眩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幻视甚至发生猝倒。这些症状的出现,都与颈椎的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患者在颈椎后伸、侧屈至一定程度,则会出现头晕加重,甚至猝倒的现象。手法检查可见钩椎关节骨赘,向侧方突出。如向左侧突出,左侧颈椎可触摸到一处隆起;向右侧突出,亦可在右侧颈椎触摸到一处隆起。颈椎的位置改变,自然会使该处血管受压,就会有缺血的表现。
以骨赘向右侧突出为例。嘱患者坐位,先在患侧的颈项及肩部做轻柔的滚法、指推法,再用拿法提拿或弹拨紧张的肌肉,使之逐渐放松。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右手自患者下颚伸过,扶住患者左侧脑部,肘关节屈曲固定住患者下颚,左手按住患者右侧颈椎隆起处,即骨赘突出部位。医者右手稍用力,肘关节上提患者下颚,向右侧扳动颈椎,同时左手向左侧用力挤压,这两个动作的力度是交错用力。此时,隆起处可瞬间消失,说明突出的骨赘已回纳。患者可自我感觉到,颈椎后伸、侧屈,不再受限制,眩晕头痛的症状也随之消失。
最后在颈椎处做指推法,拨筋法。滚揉肩背部,按摩四肢。嘱患者用颈托托住头部,适当地限制颈椎活动,不要睡高枕。
梁迎春
2012年8月23日15点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