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色艺名妓文化 |
分类: 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 |
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51)刘德妃
花鼓舞深受各民族喜爱,恢弘热烈的场面令人激情澎湃,缤纷交织的彩绸舞出了神州风韵,以其独特的魅力蜚声世界。可是鲜有人知道,花鼓舞曾经险些失传,幸亏一代名妓刘德妃才得以流传下来。
先从唐朝说起吧,李世民一统天下,在收复边疆领域的同时,也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带到了长安,其中不泛一些民间艺人。李世民专门设置乐坊,对民间小调进行整理,结合皇家歌舞进行创新。正是有了李世民的突出贡献,花鼓舞正式搬上了演艺的舞台。这个突破可以说是穿越了三千多年的时空。花鼓舞出自彝族,彝语称“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及周边。历史渊源可追朔至原始社会,据说是用来驱逐妖魔鬼怪用的。到了汉朝,彝族改称为“西南夷”。隋唐时期,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花鼓舞成为了唐朝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一些重大的节日庆典常可见花鼓舞的独特魅力,唐朝人的喜悦似乎就是打花鼓打出来的。
李世民经过贞观之治,唐朝逐渐走向了繁荣富强,武则天也是比较重视文化,李隆基更是个多才多艺之人,花鼓舞逐渐由宫廷延伸到民间乐团。唐朝因安史之乱,慢慢走向衰败,娱乐文化也遭到了重创,这其中就包括兴盛不久的花鼓舞。唐朝的皇家演奏艺人大部分离开了宫廷,幸存下来的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谁也不想抛头露面,求生存成了第一需求,哪还有心情演奏歌舞呢。要知道安史之乱可是八年的时间啊,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和谐安详变成了满目苍凉,足可以使娱乐文化淹没。
后又经历了五代十国,直到宋太祖赵匡胤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而刘德妃就出生在这样的岁月里。关于她的出生,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说她母亲怀孕时梦见月亮入怀,不久生下了刘德妃。这个传说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让笔者感觉到了刘德妃如同仙女般的朦胧意境。实际上,刘德妃的家庭背景显赫,父亲刘通曾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随宋太祖征伐太原时死于途中。刘德妃的生活也从此改变了,随母亲流落到蜀地,沦落至风花雪月之地。虽然她只有十三四岁,但出落得巧小玲珑,纤秀媚,再加性情又聪明机警,对书画文字、丝弦弹唱,一学便会,最擅长的是鼗鼓。
花鼓舞能够再现民间崭露头角,与刘德妃资质聪明善于变化运用分不开的,她应该说是最杰出的人物代表。能够将鼗鼓这种古乐,发挥得淋淋尽致,或许跟刘德妃娇艳异常有关,天生尤物丽质翩跹,寻常小鼓也变得不再落寂了。很显然,是刘德妃将花鼓舞演变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现今的花鼓舞就很像宋时的花鼓灯,在艺术形式上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与花鼓灯艺术相同的特点。宋代的文化大背景可见民间集体舞,人数十几人至几十人不等,舞队中的女主角普遍在头顶戴花冠,队员手中舞动着彩绸子,队形不断的流动变化,这在我国传统民间歌舞中是绝无仅有的。
由此可以断定,今天的花鼓舞就是刘德妃流传下来的。(未完待续)